您的位置 首页 > > 作家报电子版

何建明:中国应当造就百名报告文学强将 向诺贝尔进军

核心提示:中国应当造就百名报告文学强将。

何建明

日,在山东省会济南召开的“2015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发出了中国应当造就报告文学百名强将、千名作家的呼吁。观点一出,引发震撼。

“为什么要造就‘百名强将、千人队伍’?”何建明说,许多年来,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我们的作家为国家和民族唱响一支又一支高昂的战斗乐曲,但是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来看,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队伍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为了繁荣中国的文学,中国应当造就“一百名报告文学强将,一千名报告文学作家”。

面对200多名与会的作家,何建明说,目前,我们第一方队的报告文学作家也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就是把全国的作家和文学“大家”放在一块,能不能给全国的读者一年提供十部最有影响的作品都很难确定?实际上,能让中国人叫好的作品很少。

何建明说,1953年,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因报告文学《不需要战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白俄罗斯纪实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几十年内两位报告文学作品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殊荣,让人感到报告文学时代的到来,这也燃起了我们中国作家的激情,特别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激情。

报告文学创作在业内一直被视为非虚构创作。何建明认为,“非虚构创作的真正起源在中国。”他说,中国才是非虚构文学的大国。他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们的好作品太少了一点,但中国的报告文学在中国大发展的三十多年中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有资格、有能力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报告文学这种纪实体性文体具有其他文体所不具有的文体魅力和思想光芒”。 何建明说,“中国的报告文学实际上只是刚刚开始,我的观点是:我们要有一个一百人左右的强将,每年出30—50部优秀作品。”如果这一百名强将中有20个人用十年时间冲刺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中国每年都有十几部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这样10年或20年后,诺贝尔文学奖难道不关注我们?

“要实现一百人的队伍,其中二三十个人向诺贝尔文学奖进军,就需要造就一千人的报告文学作家后备力量。”何建明认为,一个泱泱大国,一千人不多。他举例说,前两次开作家代表大会的作家代表不到一千人,其中70%是小说家,占了近700个人,150个人是文学理论家,还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家只87个人,而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也就三四十个人。所以我们需要打造一支千人队伍,只有千人这样的高原,才有我们的高峰。

何建明最后表示,如果“千人队伍”实现的话,将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报告文学作家群在书写中国,这个队伍将展示出她无与伦比的强大魅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