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小城的况味
■冯 赤(陕西)
秦俑故乡临潼小城,那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城,地处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
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小城,时时都展示出祖国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和中国崛起的另一侧面。
这座小城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况味。这是一个神奇的历史传说与神妙的现代文明相映衬、相交辉的地方,神秘而别有意蕴。
当一个人漫步的时候,世界便属于你一个人了。
多次,我一人漫步在秦俑故乡临潼小城的时候,我会突然地停住脚步。
那是小城的黄昏,天色呈现出十分别致异样的美好和绚丽。天边的云彩或者如羊群、骏马,又或者只是匹匹织锦的彩缎,亮闪闪的烟尘、蓝紫、橘红、浅黄的色泽。
小城其时也躁动起来。人与车都好似尾尾行进中的鱼,停留或者游弋。也都不肯耐心地静观一路美景,如我这样。或许,是我素来就比较闲散淡然吧。情愿把纠结的要事,暂且放一放,也总是习惯于慢点再慢点的节奏,于是,常常的,我会十分热衷于观赏一些美景。
比如,就在某个黄昏,夏日,在兀自漫步于小城街头的时候,停下脚步,观赏起来。天上的云、路边的树、耳畔的风、熙熙攘攘擦肩而过的路人,啊,他(她)们,可都是被我观赏的对象。而我却不刻意地去留意甚或揣测什么。我只是,只是喜欢观赏也陶醉于那一刻小城的嫣然与美好,罢了。
一些云,在头顶轻悠地流过,也似乎可以听得见它们欢喜流过时候的声音。微微的,泛着十分细小的波浪。又或者,是我的眼睛,早已将它们看作了一团浪花,只在某个夏日黄昏时分,才能微翻涌,兀自演奏的美丽浪花。
路边的树木,身上已披了一层层金辉。然后,在偶然吹来的夏风中,轻漾枝桠,发出细微的声响,似缠绵的耳语,或只情愿唱与恋人的情歌,短小却动情。葱绿的树叶儿,在落日的余晖中,泛出略微复古的意味……呃,彼时,我又怎能情愿匆然离去,而不再细细地观赏和品味?
小城的一些古建筑,此刻,亦是有着不同于其他时刻的美丽。仿古的屋檐,甚至或只是同一色系的砖瓦,在彼时,亦是被夏日的余晖涂上了十分瑰丽的色彩。看起来,无比的恢弘或有情调。
如果,你于那刻,肯停下自己的脚步,情愿如我这样,欣赏和品味,那么,想必,你的眼中便不再是一日日马不停蹄亦重复无聊的物景。其实,只要你能够放下急促奔忙的脚步,身边,总不乏嫣然和美好。就如,此刻,我于小城黄昏中所看到的景致一样—直会是满眼的曼妙和怡然。
每当我漫步在临潼小城的时候,临潼小城历史状貌,就浮现在脑际。
临潼因临河、潼河从县城东西绕城流过而得名。解放初期,县城老城墙、城门、城楼基本完整,直到1958年“大跃进”时,才把老城墙、城门、城楼毁掉,当做肥料、肥了田园。那时四周城墙约有七八米高,城楼高大宏伟,南门、西门、东北门三城门比较宽阔,汽车可以通行。城楼旁均有慢道,可以拾级而上。临潼县城门设置别出心裁,只有西门面向正西曰“华丰”,可直通而过。南门本向正南,但出此门后有个瓮城,又拐了一个弯向西修了一座城门曰“华清”。东面只有一个小东门,车辆无法通行,只使人畜通过。北门曰“临渭”,常年封闭,从不开通。城东北角却有一座同西门、南门相似规模的东北门曰“集丰”。
据说当时知县有他的考虑,因城南出门就是骊山,怕挡住去路,仕途不畅,因此,多修了个瓮城,而拐向西开了个门。城东就是秦始皇陵,有天下第一帝长眠而不敢惊动之说。因此,只开了个小门方便百姓出行,称为小东门。城北有渭河,恐县城良好的人脉地气顺渭河东流而去,因此只开了个小门做个形式,但从不通行,怕东、北去向出行不畅,故在县城东北角修了规模宏大的城门、城楼。这虽是民间传说,但可以说明当时主持建城的那位知县的良苦用心。这已成为小城遥远的故事了。它将永远载入史册。
临潼小城—秦俑故乡的代表,如果你刚刚接触,几乎就让你五体投地,心旌摇荡。临潼小城的街道宽阔,清洁,没有风,没有尘土,也没有无事闲逛的人,走在小城的街道上,曾经的记忆慢慢开裂,变成碎片,慢慢瓦解。……
临潼小城是写不完写不尽的。
因为,在社会迅猛变革,时代急速变动中,临潼小城方方面面飞快变化,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就说这里的骊山公园吧,它衔接着历史和现实。于2014年8月6日,与华清池一体运营,打造统一华清宫景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座小城更加完美、更加完善。因此,书写不会有完结。再写它春雪消融时的湿润,夏草鲜嫩时的清香、秋风劲吹时的爽人,冬阳直照时的温暖。更要写小城人的自豪与务实,自信与创造。自强与奋进。
你只要曾经去过,临潼小城,就会想念那里的洁净、安静,想念那里的阳光和空气,想念小城人真诚的笑脸,想念那里与人亲近,没有陌生的感觉,想念那里的朴素的人之常情。
朋友,你如果去了一次,还想再去。
你也应该去临潼小城一次、两次、或是多次,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