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书房整理图书时,意外地发现了两件纪念品。一是某师政治部原副主任、离休干部王机同志送给岳父的墨宝。即“壬申新春草成绝句最高的奖赏敬献革命老前辈高树森同志”的七绝:“共产党员贵以真/高翁无愧个中人/寻常百姓斯评语/胜过颁奖十万金。”二是一张刊登着“高树森同志逝世”讣告的1993年2月6日的《青岛日报》。
认真捧读着这珍贵的纪念品,我不禁心潮起伏,眼睛也湿润了。时光是如此的无情,不觉岳父已辞世22年了!然而我总觉得他老人家并没有走,因为他的音容笑貌还经常闪现在我的面前。
我是在岳父逝世后,从报纸上的讣告和追悼会的悼词,以及他老战友的回忆中,才了解了岳父的革命经历的。
岳父1917年12月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参加革命,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他是遵照胶东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以小学教员和校长的身份,参与敌后抗日斗争的。后来在胶东抗日斗争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岳父担任了昆嵛特区区委副书记。他组织带领当地人民群众,配合地方武装坚持敌后抗日斗争,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英勇抗击日、伪、顽的联合进攻。尤其在组织当地村民“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野蛮残酷的“三光”(抢光、杀光、烧光)政策的斗争中,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为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9年,岳父随解放青岛的部队进驻青岛。开始在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工作。之后历任青岛市纺织工会秘书长、主席、市政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离休前系市工业系统党委书记。在50多年革命生涯中,无论斗争多么复杂,也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岳父对革命事业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同事、战友真诚相待,表里如一;对自己坚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律,淡泊名利地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与岳父相处的几十年时间里,对于他的高尚人品,我至今记忆犹新。
40多年前,我与其大女儿谈恋爱时,就听人说其父是入城的级别比较高的老干部。在未与老人谋面前,我曾猜想,他很可能是一位架子很大,态度严肃,难以接近的人。但与其见面后,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虽然说话不多,但对人热情诚恳。与其一接触就有一种朴实、厚道、平易近人的感觉。因为岳父当时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所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总有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或机关干部来他家请示汇报工作。从大家与岳父的交谈中,我觉得他们上下级关系很融洽,既像挚友,又如家人。如有时他们的工作还没谈完,却到吃饭时间了,岳父便让家人加两个菜,和同志们边吃饭边继续谈事。高兴了还喝上几盅“栈桥白干”。岳父待人诚恳、实在的特点,给我的家人、战友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每当我的父母、亲友从外地来青岛时,岳父总要把他们请到家里热情招待一场。俺的战友到青岛出差来看望他时,岳父都会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留他们吃顿饭。
另外,我还特别敬佩岳父那廉洁奉公,舍己为人,不以权谋私的好作风。前些年,岳父机关的同志和亲友们曾经给我讲过他当年好些感人的故事。其中,一是给家人规定了“四不准”。即不准随便进入他的办公室;不准坐他单位的小汽车;不准收他单位(含下属企业)任何人的礼物;不准使用单位给他安装的家庭专用电话。二是为节约单位办公经费,岳父以自己工资高为由,规定机关过节开茶话会由他个人买单。三是设家宴招待上级来的客人。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上午,国家轻工部有位司长来单位调研。中午饭岳父自费买了包子、啤酒和海货、猪头肉等菜肴,将司长请到自己家招待。四是一心为职工的住房困难着想,唯独不考虑自己。岳父任青岛市纺织工会主席期间,全家5口人只有26平米的住房和6平米的小厨房。后来,在他家隔壁12平米的小房里,搬来了一户老少三代4口人的蒋姓职工。因房子小摆上3张床连个做饭的地方都没有。为此,岳父岳母便将26平米的住房让给了蒋家居住。而自己一家却挤进了12平米的小房和6平米的小厨房中。岳父调市工业系统工作后,在一家6口仅住着21平米的小房,且小女儿结婚靠借别人地下室住的情况下,他不考虑个人的住房困难,而千方百计帮下属单位一名落实政策回城的老工艺美术师解决了住房。当老艺人得知他们的上级领导高书记家中住房那么困难,却先帮自己解决了住房时,感动得彻夜难眠。便带上亲手刻制的一件精致、高雅工艺品来到岳父家,非让他收下做个纪念不可。最后在岳父的耐心说服下,老同志才噙着感激的泪水带走了礼物。记得岳父还做过一件当时让对方很尴尬,后来又对他敬佩不已的事。那年秋季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岳父二儿子下乡的那个大队党支书,为让岳父帮大队联系一点急需的钢材,特意带着一筐苹果从海阳县来到青岛。岳父帮他把事情办妥后,又设家宴招待了他。饭后,岳父一定要支书先把苹果钱收下再走。但他说啥也不肯收。结果在岳父“你若不收钱,就把苹果带走!”的逼迫下,支书才很不情愿地收了钱。回去后,他便对岳父的二儿子说:“以前,只听人讲过八路军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感人故事,这次去青岛我可真正见识了一位收一筐苹果也必须交钱的‘老八路’。他,就是你的父亲!”
严以律己,身先士卒,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这是岳父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他大儿子原来在青岛当技术工人。20世纪60年代初,因其奶奶突患重病需人照料。大儿子便主动辞职将户口迁回老家和妻子一起照顾奶奶。后来奶奶病故,原单位希望他回来工作。为此大儿子便要求父亲将他和农村妻子的户口一起迁入青岛。但岳父却没答应。因当时他所管辖的好些单位职工的孩子,都有要求回城的同样问题。岳父说,作为领导干部可不能带这个头哇!因此,直到现在他大儿子一家仍然在农村种地。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支援“三线”的年代,为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岳父在召开大会动员所属单位的干部职工子女积极报名的同时,对自己的孩子也提出了坚决不搞特殊化的要求。因此当时他在青岛的5个孩子,除已就工和正在上学的两人外,其他3个分别支援了“三线”、当了下乡知青。
岳父很重视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当子女们到了入党年龄时,岳父又积极鼓励他们靠拢党组织,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后来他的6个子女不仅都成了共产党员,而且有的还当上了处、科级干部、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岳父虽然对子女的政治进步和工作表现要求非常严格,但对他(她)们的婚姻问题却采用了开明、宽松政策:一是找对象不讲门当户对;二是确定恋爱关系前,父母只当参谋,不当参谋长,决定权归子女个人。因此他的6个孩子,有两个找了农民子女;4个找了工人子女。由于找对象时都是自己“当家作主”,所以,家家都过得和和美美。
几十年来,岳父始终对党忠诚,坚持信念,宽容仁厚,工作勤奋。他对自己,自谦自责;对别人,总讲其长处,而且从不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文革”时期,岳父曾被造反派戴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多个莫须有罪名的大帽子。不仅经常给挂上牌子游街示众。而且还无数次被反剪双臂押上台去,弯腰低头,坐喷气式,大会小会进行批斗……。既遭受了较长时间的残酷迫害(岳父被连续批斗了四个多月,每晚都是和衣而卧。又加之不能洗澡,致使身上长满了虱子),又使身心受到了严重摧残。但是,不管遭到多么痛苦的折磨,岳父始终坚持了两点:一是相信共产党永远是执政党,自己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真共产党员,不是假党员,不是反革命。二是作为单位主要领导,不管造反派对自己如何批斗、威胁,对于单位的问题,他始终坚持自己承担全部责任,从不昧着良心去诬陷其他同志。老干部被解放,恢复工作后,不少同志来看望岳父时,谈了“文革”中某某如何发坏,企图夺权当官;某某怎样在幕后指挥迫害老干部等许多详细情况。岳父听了心情平静地说:“过去的事就将它忘掉吧,也不必再谈了,我们要向前看。当前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制定措施,努力干好今后的工作。”因此,他对“文革”中,曾经给自己贴过许多毫无事实根据的大字报和硬给自己戴上纸帽子游街,并无数次残酷批斗过自己的人,做到了宽容,不耿耿于怀。而对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尽管有的是“身不由己”,也总是认真进行深刻检查,从不推卸责任。后来,他曾意味深长地说:“多少年来,由于政治风云的无情变幻,导致了多少人间是非恩怨哪!事实证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不仅对人的政治立场、思想水平、工作能力是一场考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其人格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是对真假共产党员的考验啊!”
重温岳父耐人寻味的话语,我禁不住想起了当年他给我讲过的一段话:“人这一辈子,就是几十年呀,可说是很短很短。因此,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要做一个心贴群众、诚实正直、光明磊落、不贪赃枉法,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
言犹在耳,斯人却已远逝。岳父虽然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但他革命的一生和许多情真意切的话语,却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铭刻在俺的心坎,指导着俺的行动。
敬爱的岳父啊,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