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教案
刘艳艳
打枣
王学忠
竹竿打在太阳上
惊飞一阵鹊鸣
昨夜星光纷纷坠下
甜甜的是枣
闪闪的是星
乡民的纯朴融在笑声里
红色的枣雨
下得枣乡一汪深情……
学习目标:
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诗歌中美好生动的画面,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 欣赏并学习诗配画的艺术意境。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或视频,导入新课
1. 欣赏热闹的打枣场景,营造意境。
(二)了解诗意,感知景物。
1. 阅读任务一:
读《打枣》,圈一圈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诗文,说说景物的样子。
(1)老师指名读诗歌,注意读准“坠”字音。
(2)交流圈出的景物:竹竿、鹊鸣、星光、枣雨。
(3)指名交流诗歌中描绘的景物。
2. 回顾过程,提炼方法。
小结:同学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诗中的景物,脑海中呈现出怎样一幅打枣图?
3. 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1. 阅读任务二,开展学习活动。
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妙?画出相关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分享。
(1)预设一:“打”“惊飞”。
①理解“打”的意思,想象乡民用竹竿打枣的场景。
②理解“惊飞”的意思,想象鸟儿正在枝头嬉戏,突然被竹竿惊扰,猝不及防的画面。
③提问。竹竿用来打枣,为什么要“打”在了太阳上?这样主谓宾的异常搭配,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点拨:中秋的早晨,清新、明媚,乡民挥动手中的竹竿,红枣、星光与阳光融汇一起,一派丰收的景象。打枣是枣乡传统的收获方式,一个“打”字,打出了乡民丰收、喜悦的心情。诗中这样异常的搭配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④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二句。
(2)预设二:“纷纷”“甜甜的”“闪闪的”。
①理解这几个叠词在诗中的含义,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联系生活,想象中秋佳节,家人团圆,品尝甜枣的画面。
③讨论。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这些叠词,并说说理由。
点拨:“纷纷”表面是写繁星,实则写在外游子的归乡心。“甜甜的”一个简单的味觉感知词,却温馨地描绘出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惬意。没有虚浮,不带雕琢,一种天然的心情流露。“闪闪的”折射出的是光明与希望。
④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二节。
(3)预设三:“枣雨”“一汪深情”。
①理解“枣雨”的意思,想象枣落满地的画面。
②细读诗歌最后一句,体会诗人浓烈思乡之情。
点拨:诗人的笔下,对故乡的思念,犹如下了满地的枣雨,火红、甜蜜,生动形象。
③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最后两句。
4。学法小结。找出诗中精妙的词语,亲近诗人描述的景物,陶醉于诗歌铺展开的情感画面。
《夯号子》教案
马静
《夯号子》
王学忠
夯号子是山村的儿子
山村不会老
夯号子也不会老
夯号子在砸碎了山村的寂寞之后
在一排排青瓦屋发出笑声之后
便随山村的男子汉们一起
走进了城市
夯号子是幺哥的伙伴
可不是城市小伙子口中的情曲
吼起来的夯号子
能撼动大山,填平沟壑
夯号子走到哪里
哪里便会溢满歌声笑语
一座座摩天大厦
在太阳的爱抚下庄严升起
太阳有昼也有夜
夯号子也有短暂的歇息
到了冬天飘雪的时候
他们也会像小鸟一样飞回妻子久候的巢里
不过,夯号子在饮完贺春酒之后
喝罢元宵汤之后
便会重乘三月的春潮
回到县城、省城、北京……
教学目标:
1、了解夯号子文化。
2、品味语言,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3、体会劳动者团结协作、苦中作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致敬劳动者。培养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解题目,了解夯和夯号子
师:看到这首诗的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预设:夯怎么读?什么是夯?什么是夯号子?)
师:让我们一起去视频中寻找答案。(学生观看《横空出世》电影片段。)
师:视频中“夯”出现了,看看是否与下面这个甲骨文有关?
课件出示:“共”的甲骨文。(学生找“夯”。)
小结:夯的读音。石夯来自远古时期的劳动工具,据考,“共”字就是众人齐手举夯之状。夯号子,打夯时的劳动号子,它源于集体劳动,服务于劳动。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穷苦百姓团结起来,鼓舞士气用单薄的人力,勇敢地对抗着恶劣的环境,留下属于劳动人民的歌——劳动号子。劳动号子除夯号子外还有船渔号子、农事号子和搬运号子等。
二、学生默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1、“夯”出现了几次?从诗中画出来。
2、“夯号子”分别指什么?(农民、劳动号子)
三、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品析“夯号子”形象
1、师:在听读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呢?(预设:“夯号子”们高昂饱满、团结协作的劳动场景;到城市建筑工地观看一座座拔地而起漂亮的楼房;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面;重回城市去建造城市的场面……)
师:“夯号子”们做了哪些事?
(预设:建设家乡——建设城市——回乡团圆——重回城市)
2、补充背景。“夯号子”们为什么要进城务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农民怀揣平凡、朴实的愿望,走出农村,融入国家建设中。可以说,中国农民工是推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见证了每一个城市的繁荣。
3、师:这是一群怎样的“夯号子”?
课件1:请用“这是一群 的夯号子,我从诗中 (词或句)读到的。我想这么读……”句式,说一句话,最后有感情地读一读。例:这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夯号子,我从诗中这句“一座座摩天大厦/在太阳的爱抚下庄严升起”读到的。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夯号子”在城市建设中做出的成就,很有画面感。烘托了“夯号子”的勤劳能干。我想这么读……读时语速稍慢,重读“庄严”,读出赞美之情(师示范)
4、小组活动,推荐展示。师生点评,老师朗读指导。
(预设:勤劳、能干;乐观、豪迈、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朴实、平凡、伟大……重点词两个“笑”和“溢满”,做的又苦又累的活,干的却热火朝天,以苦为乐的乐观豪迈,重读“笑”“溢满”。最真挚的语言往往最能打动人。)
5、今年五一劳动节,小明学校里组织“了解身边的劳动者”活动,小明参观了工地、了解了农民工的生活,在“美篇”上写下了当天的日记:
课件出示:图文并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一天”。
师:他们穿的没有城市人体面,被晒得黝黑,浑身沾满泥土,“夯号子”美不美?你想对“夯号子”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职业不分高下,劳动不分贵贱。这支庞大的“灰领队伍”,用廉价的劳动为城市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每个城市都感恩这群追梦人。
齐都诗歌,读出对“夯号子”的感恩之情!
四、再读诗歌,感悟诗歌主旨
1、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夯号子“不会老”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社会变革,沧海桑田,时代进步,随着时代进程和机械化的发展,地基处理已经被电夯或水泥浇筑取代,石夯光荣下岗。农村再也看不到热火朝天的砸夯场面,听不到裹着泥土气息的汗水味道的夯号子。但夯号子所象征的农民身上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精神永不过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五、致敬身边每一位劳动者
思考:夯号子是千千万万农民工中的一员,也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一个。你还会联想到城市里哪些平凡的劳动者呢?(学生回答)
环卫工披星戴月、快递小哥马不停蹄、交警夜以继日,一滴汗水的力量虽然小,千千万万的汗水组成了我们的衣食之源,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奉献,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让我们致敬身边每一位劳动者!
课件:“劳动最光容、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再读诗歌,致敬劳动者!
六、传承劳动精神
时至今日,许多集体劳动已被机器替代,劳动号子因无用武之地而逐渐消亡,有些甚至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加以保护。那是劳动人民发出的声声呐喊,
更是对他们的赞歌。
结束语:(同时播放画面)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性埋名人”戈壁风沙写华年。陈云贵、王进喜、孟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辉映劳动者的壮志;一汽、北大荒、红旗渠……一个个闪亮的坐标,撑起共和国的脊梁。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新时代的劳动号子,注入新的精神内涵,激励亿万劳动者破浪前行。
(责任编辑: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