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域高原》一书到我手中时,我习惯地一字一句首先选读“内容提要”和代序的“为中国硬汉塑像”时,顿生似久别亲人重逢之情。青藏线,铭刻在我生命之中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此时已打开我尘封的记忆,第二故乡戈壁、高原的青葱岁月如电影场景一幕幕在我脑海中不断跳跃。那种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第二故乡魂牵梦绕的思念、文字中久别重逢的欢悦,在心中荡起一股激流,催促我手不由自主地往下翻。在书中,我翻出了首长、战友和我火热军旅生涯的影像。“不当兵后悔一辈子”,青春献高原,一生的自豪、一生的荣耀,时光流逝,我心依旧。
翻开厚重的书页,第一眼我便猜知书中记载的是原工程兵师、1984年武警部队正式组建时改编成武警交通第一总队改建青藏公路的事迹。1982年10月,我从四川蓬溪县高升公社农村入伍,来到了武警西藏总队驻格尔木市中队二排六班的西藏驻格石油分公司(在南郊商场正对面),负责青藏线石油管道输入端油库的守护任务,在老排训练三月后,调河西砖厂的中队部担任文书工作,正好与工程兵师的2团(番号851)仅一干河坝之隔,日常周末经常相互上门寻找老乡,再也熟悉不过了,读武警工程大学(原武警技术学院)时,正好有同学是武警交通一二总队的,所以有了几十年不见的亲切感。让我以战友的身份称作者为战友、老兵吧。
战友老兵以委婉的笔墨记录了雪域高原的粗犷与艰难。书中多次记录三团、尖刀连驾驶员在青藏线上连续几天几夜往返于格尔木——施工地,嘴唇干裂出血、方圆百公里荒无人烟、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度、几个月没有条件洗澡、洗澡成为了奢侈……体检赵副师长许多指标不合格,老连长王大寨肝癌、连长秦擎天的痔疮和肛裂等等,均与环境和劳苦分不开,这是内地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生存环境。世界屋脊、生命禁区中的禁区、海拔5000米左右、氧气占内地的40%、水的沸点70度左右、食品煮不熟,能几分钟快步走路都要喘大气的地方,他们还要高强度施工,当时推土机已经算是最好的施工设备了,可以想象而知的恶劣生存环境。他们不但高质量提前完成任务,还唱响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汉藏一家亲的赞歌。进驻风火山时,藏民以惹怒了风火神导致牛羊死亡为由发生藏民闹营房的群体事件,他们冷静处理,何玲、俄尕志为藏民治好了牛羊的病,何玲为藏民治病,感动藏族同胞,给部队送来牛羊肉,俄尕志壮烈牺牲在为民的路上,藏族群众特要求以民族礼仪为俄尕志举行葬礼。大风雪中,还救出被风雪误陷在冰雪沼泽中一客车40多名群众,救治两名病重妇女,这名驾驶员后来见军人都不收车费,军感动着民、民感动着军。在高原,只要相逢就是缘分,都可以相互求助,情感的火花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是武警内卫部队,生活的环境比施工部队好得多,但就是好得多也如此艰苦,一个班12人,一个大盆的菜,菜里有不少的被老兵称为“高蛋白”的青菜虫,新兵开始还把虫一半节一半节选出来再吃,时间长了,也同老兵一样当加餐的“高蛋白”与菜一起吃进肚里。盆放大院坝地上,蹲成一圈就“开战”,经常伸手不见五指的风沙一来,盆里碗里又加“风沙餐”,风沙一过老兵新兵边说边笑继续坚持“战斗”。一次唐古拉山大雪灾时,我正好出差往返于拉萨、格尔木,车辆在比大车车箱还高、道班推土机推出的雪槽中行驶,山的南面雪少一些,到处都是死去的牛羊,车辆走几十公里后熄火,驾驶员用高压油气灯火直接烧油箱,待冻成冰的油化一些又跑一段路,跑跑停停,内地谁敢用火烤油箱,也见不到如此的大雪。1984年7月13、14日,我出差经唐古拉山,因路面改造而堵车,车辆前后看不到尽头,所乘座的车是西藏驻格尔木运输公司的,驾驶员见缝插针,我们只堵了两天,在山顶,驾驶员说我有两袋方便面,我开车吃一包,你们两人吃一包,用水箱污黄的水泡着吃,连水也没剩下一滴,这是我一生吃过最香的方便面。由于高原反应加饥饿,坐在驾驶室里,我们的头天旋地转,动弹不得,眼睁睁见其他车门打开有人倒下,被施工人员用两轮推车推去抢救,我们作为军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觉唯一一次让自己穿着军装打军人的脸。听老兵和驾驶员、群众说,过去经常有部队的、地方的车在川藏、青藏线上出故障,遇大雪天,有的冻死冻残,后来我在出差的路途中,也常见公路下、深谷底翻的车,山高谷深没有道路,无法救援搬回公路,人多数没有活路。我们当兵时还是国家正处于发展时期,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可想而知十八军进藏的更加百倍千倍地艰难。雪域高原出门就是险、是对生命的考验,西藏人随时遇险遇难时没有一个惊慌的,在听天由命中又特别团结。我所见到的武警交通战友,上山时衣冠整齐,下山时一身油蜡军棉衣、蓬头垢面、一张张非洲人脸,猛一看会吓着人的,这不是抹黑部队和战友,从他们的形象,大家可以推断他们几个月山上的生活状况。所以,我在上面说战友老兵是以委婉的笔墨,更多更大的艰险,他没有写,估计担心读者的不信,或者担心故意渲染、为自己和部队歌功颂德,作为曾经雪域高原军旅和高原人的一员,但我理解也深信不疑。曾经中央主要领导视察西藏时勉励官兵,只要你们在西藏活着,就是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最大贡献。今天高原人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大自然的环境依旧,西部战区经常组织部队在高原开展实战训练,这是一种最具极限的训练、挑战和考验,也是对部队和军人“打得赢”实战能力的磨砺、铸造和检验。
战友老兵以平凡的笔墨记录着军人崇高伟大的历程。军人不是天生的勇敢、威武、刚强、不怕牺牲,而是在军队的大熔炉中不断百炼成钢。一个尖刀连200来人,大都来自农村,城市兵很少,年轻充满激情,带着奔前程而来,在艰难万险中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平凡英雄,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劳动也在创造着光辉的人性,时势造英雄,同时艰苦环境成长一代英雄豪杰。在风吹石头跑、山上不长草、天空无飞鸟的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冰雪高原,士兵把公路挖个坑,又帮助推车过坑,目的是车停下来能看一眼车上的美女,他们也是凡夫俗子,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可笑甚至让人可恶的背后,又反映出他们的可爱;书中的黄宝宝为能转志愿兵,好有条件回报、孝敬养大自己、在农村的奶奶,黄宝宝为改善连队生活捕鱼(那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部队标准生活费较低,为改善生活,许多部队想办法养猪、种菜等改善官兵生活)献出了宝贵生命;钱远明只是为了转自愿兵,却因公致一级残废,还哭着不愿离开部队;赵小刚是城市兵,吃不了苦当逃兵,可以退伍回家安排工作,后来却立功入党、坚决再留队两年;大多数战士却当兵艰苦三四年退伍回了家。从带着“私心”入伍的青年百姓到爱军队、爱职业、爱高原的一名合格军人,他们把青春、热血默默地献给了这片热土、这根“黑飘带”,让冰雪融化,让高山低头。军队干部一样在生活中成长。孙绪明休假中,本来准备与农村的文小英恋爱结婚,却因酒成了城里吴雁的丈夫,成了人人骂的“陈世美”,与文小英未结成婚、吴雁的死对他打击大,一直失眠,最终他与文小英终成眷属,从俗世凡人升华到了美丽的人性;副指导员张德彦一直不愿意在艰苦的尖刀连,翻车事故嫁祸副连长秦擎天、醋意妻子何玲与秦擎天接近、匿名“举报”秦擎天贪污等,被妻子何玲所不耻,夫妻关系渐行渐远,最终醒悟时,却在沱沱河大桥建设中壮烈牺牲;孙绪明与张德彦两干部不和打架,最后冰释前嫌。还有艰苦中成熟早的战友,如何小碧作为通信员本身可以不参加施工,为了给父母一张立功喜报,他到一线,病倒后还坚持为战友们送茶水,却永远安息在工地上,临终前要求安葬时面朝拉萨、青藏公路;余辉少年孤儿,被师后勤部余峰副部长妻子收养,为感恩,他内招报名参军,并犟着申请到尖刀连,服役期满又主动留下来,在施工中壮烈牺牲;作为余辉的同学女兵吕莉,军校毕业时,继承余辉未了的心愿,主动申请到余辉工作过的尖刀连当医生;在人手紧、工程赶进度的情况下,李俊杰在父母、孩子三名亲人相继去世时没有探亲,事后也没有请假,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心里伤痛;技术员方林因恋爱关系破裂而影响工作被处分,痛定思痛振作起来,创新路面铺设技术而获二等功;作为团长的女儿的何玲,本身可以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格尔木团部工作,却主动要求到尖刀连,独自一个女性以普通军人身份与官兵打成一片,以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和芳香,温暖着一连官兵,激发战斗力,不但给官兵治病,还参加施工,救治群众、救治群众牛羊,成为了尖刀连士兵无不爱戴的大姐姐、群众心里的神医;因“黄宝宝事件”被“发配”的秦擎天,本身非常优秀,意志不消沉,积极当好老连长王大寨的助手,心胸宽广,顾全大局,不计较副指导张德彦的小肚鸡肠,细致做好干部、士兵的思想工作,把自己应得的工资悄悄地支助了困难干部战士的家,当主管后,更是以老连长王大寨为榜样,带好队伍,完成任务;参加过中巴公路修建的老连长王大寨,想起巴基斯坦烈士陵园躺着的四十四名战友,他来到了尖刀连,更是把连队当家,把每一个干部士兵当自己的亲人,以人格魅力影响全连官兵,因小家、因病失眠,在其病发时,叫知情者帮助隐瞒,直到病倒在工地,至死念念不忘连队、念念不忘青藏线。这些点点滴滴,虽是文艺作品,但我相信,绝对有原型的,最多名字上的不一定真实,事实没有一件虚构。退一步说,这一群人不在雪域高原,在内地部队,或在家乡,全连7名战友(全总队108名战友)就不会牺牲,家庭就不会变故,守着小家的安乐窝,享受人间至真的情爱。入伍第一年开始,我便亲眼看到重庆酉阳1978年入伍老兵段凤伍安息在格尔木烈士陵园,作为中队文书,我给他在木牌上写的碑文,算作新兵对老兵最后的告慰,同村同学同入伍战友唐良军安息在拉萨烈士陵园……。青藏线、川藏线有个不成文的礼节,驾驶员每遇烈士陵园都会鸣笛致敬。高原人的牺牲不仅仅在西藏,前几年的一个月内,我的自主择业战友在成都走了8人,这些人的走与在藏工作时间长,留下高原身体不适应内地关系非常密切。但正是有这一群人,才创造了举世瞻目世界天路的奇迹,才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又给老西藏精神注入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内涵。今天我们这些活着的战友,为了这些战友,我们要替他们活好,活得健康快乐,活出个精气神来,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讲给后人,让一代代永远不忘记幸福的源泉之所在,更加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
书中充分展现部队团结紧密、严肃活泼的火热军旅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官兵一致、战友情深似海,还包含深刻的领导艺术和团队管理学知识。工作上,老连长王大寨自己率先垂范、舍小家为大家、生气时对官兵怒吼,生活中对战士的关心无微不至,见名利让、见困难上,处处为官兵作想,官兵无不敬佩,还给他取了个“怒伤肝”的“雅号”取乐;秦擎天观察和思想工作细致入微,预见性强,提前处置,心胸开阔,不计个人得失和恩怨,连每一个官兵家庭困难与否都了解得详细,把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战友家庭,连“非洲人”邹洪康婚姻成了老大难时事迹登报作媒的办法都想到了,在得知老连长王大寨生命将不长时,他果断给老连长妻子发电报来部队见最后一面,让夫妻今生不留遗憾,在张德彦工作失误时,他又主动担责,让张德彦彻底醒悟。何玲发现老连长王大赛身体状况直下,直接给团里发电报,引起团领导的重视,后来发现连长秦擎天严重的痔疮和肛裂时,又同连队干部一起逼迫他到医院住院;战友们争抢家信家书,分享那份家讯的快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正因为有王大寨、秦擎天这样优秀的连长,正人先正己、扶正抑邪、严宽相济、严管善爱并举,才能把200人的部队官兵凝聚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战斗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人成铁成钢。
同时,这本书也反映了军嫂们的坚强与付出。“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歌声早已流传进全国人民心中,钱远明妻子丁巧巧在家孝敬有病的母亲、照顾两个孩子,到部队后,帮助打扫营房,提前为下山的官兵作好准备;李俊杰妻子梁菊芳在家经受了两个老人去世的重大打击和重负,后来因李俊杰身体问题还要经受无限期的守“活寡”的现实打击;孙绪明的对象文小英在明知他成了“陈世美”后,还依然如故帮助照顾二老,吴雁死后,文小英又及时安抚孙绪明;王大寨妻子玉洁经受着生病无人料理自己和照顾孩子的折磨。为什么军人崇高伟大?因为他们背后有父母、妻子、儿女强大的精神支撑,不仅仅是牺牲军人一个,幸福十四亿人民,而是牺牲了军人的整个家庭。向全国军嫂、军人亲人致敬!
这也是一部青藏线建设的历史精典之作。这支部队,现已经撤销,合并归属于武警机动部队下辖的交通支队。青藏线建设和这支部队已经成为历史,这部书虽然是小说,但更多的有长篇报告文学的内涵,许多人名是真实人的化身,许多事也是真实的事实,今后,要翻开青藏线建设的历史和武警交通部队历史,这是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读完此书,我坚持要写一篇读后心得,心里堵得慌,不写不快,在确定标题时,“巍巍昆仑”四个字便油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部队虽然不在了,战友们也各奔东西,但他们的光辉史实和光辉业绩,留下的崇高伟大的老西藏精神正如昆仑山,高高屹立在祖国的西部,成为世世代代永远亮丽的风景。
这本书涉猎多学科知识点。书中有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筑路知识、高原处置突发情况知识、适应高原生活知识、防治高原病、畜病知识、高原救护知识等等,值得一读。一篇心得难以写尽读书收获,最后三段也只作了简单叙述。总之,我是流着泪水读完这本书的,有对书中人物事迹感动的泪,也有对久别关爱我的首长、战友的思念、读书触景生情的泪,也有对第二故乡思念的泪,也有对自己和战友们青春年华激情似火岁月流逝怀念的泪。
曾经,我在给时代楷模孔繁森的老乡和孔繁森事迹见证人、原武警西藏总队刘成俊副政委诗集写书评时,有一句话“赞英雄者亦英雄”,这句话在这里同样适用。可以说,作者没有饱含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和忠诚,没有在青藏线摸爬滚打几年,没有亲身经历高原筑路的艰苦,没有与战友们同甘共苦的亲身经历,没有如秦擎天、何玲一样细致如微的观察力和日常素材的收集,没有对部队和战友的魂牵梦绕怀念的军旅情怀,不可能写出这部历史精典。向战友老兵致敬!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英雄们,愿首长、战友们平安快乐!愿天下人安居乐业!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最后,我以一首在西藏时写的诗《雪莲花》作结束语,以此向十八军的前辈致敬!向青藏线、川藏线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及亲人们致敬!向保卫西藏和平、建设西藏的无名英雄致敬!向全国过去和新时代的英烈们和无名英雄致敬!
没有南国的沃土/培植根系/没有春天的和风吹拂/阳光沐浴的热土中生息/没有青松的健壮体魄/抵挡风霜雪雨/没有灌木丛林的密集/众志成城/战胜困苦/携手奋进/可他有冰雪中扎根的坚韧毅力/有一花独放的英雄孤胆/有腊梅笑傲冬雪的豪气/雪域处处可见他不倔的笑容/雪山之巅有他无休止的足迹/寒风吹不折/大雪压不倒/一朵朵雪莲巍然屹立
此书作者简介
贺贵成,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省巴金文学院终身签约作家。合著出版报告文学集《扫尽贪官》《柏油路上的“战争”》《忠诚卫士故事集》《铸剑橄榄绿》等10多部作品。个人已出版报告文学集《昆仑作证》,长篇报告文学《醉风景》,影视剧作集《热血丰碑》,30集长篇电视剧作《生命线》,电视专题片解说词集《人生路》,长篇小说《黑飘带》(被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改编制作成5集同名连续广播剧,并获中国优秀广播剧大奖)、《天路尖兵》(入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成立60周年暨建党90周年“百部优秀作品”)、《守四方》(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作品)、网络长篇小说《绽放》。
作者简介
郑明生,男,汉族,在藏服役十六年,工程师,遂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遂宁市诗词协会副秘书长,作家报专栏作家、记者,等。出版长篇小说《风骨神韵罗汉竹》,诗歌合集《当代诗人选集》《十家诗选》,在国内国际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刊载1000余篇作品,多次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银奖,获“杰出作家”“第三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实力诗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