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8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新剧本》杂志承办的“戏剧就是回故乡——任鸣导演艺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数十位戏剧评论家、学者以及和任鸣导演合作过的编剧、演员共聚一堂,在追思任鸣的同时,也对他的导演艺术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在我们戏剧同行里,现在远远低估了任鸣。”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刘伟认为,任鸣遵守了北京人艺为人民服务的准则,继承、发扬、拓展了北京人艺的演剧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和追求。此外,他笔耕不辍,是一位具有理论支撑的、有着自觉理论追求的、有着鲜明的艺术主张的学者型导演艺术家。
“任鸣在戏剧危机的时候进入北京人艺,成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导演。”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认为,作为北京人艺继林兆华之后最优秀的导演,任鸣留在剧院舞台上的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为北京人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艺术遗产。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看来,任鸣是用生命在书写话剧史诗。她注意到,任鸣的每部戏剧风格都不一样,很重视“一戏一格”。“他导演过很多京味儿话剧,在《北京大爷》《北街南院》《古玩》《金鱼池》中,他表现北京人的精气神,那种源自文化积淀的定力和局气,也反映他们在时代生活的变化中所面临的有悲有喜的遭际。他曾将网红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搬上话剧舞台,他也导演过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还曾将《日出》进行新的解读。”
作为戏剧界最后一位与任鸣合作的剧作者,李宝群回忆,自己最初接到《香山之夜》的编剧邀约时本想拒绝,是任鸣的一番话打动了他:“他讲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构想:用香山一个夜晚或几个夜晚,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对话的形式做一个香山之夜的戏。同时两个饰演者跳进跳出彼此交流,形成一个特殊的戏剧叙事。”在合作过程中,任鸣对革命历史题材戏剧的种种探索,都让李宝群记忆深刻。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胡薇总结,任鸣的导演艺术是对中国话剧民族化表达的不懈探索。“任鸣导演在他多年的探索中,所采用的各种素材都是以情言志、以今贯古,他为当代中国戏剧舞台打造出一系列在内容上兼具了民族性,外在呈现上又富于东方美学意味的经典作品。他严谨又不失勇气的创作态度,尤其应该被当下的戏剧人所接受、学习和研究。”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认为,任鸣特别注重把舞台的精彩留给表演,让导演的创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表演中,让鲜活的、典型的形象“创造思想”,让观众带着思想、情感与艺术的回味离开剧场,“这正是最优秀的导演风范。”(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