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3日电 题:世界读书日“对话”名家:读懂杜甫诗歌里的民生情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些耳熟能详、来自“诗圣”杜甫的读书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好好读书。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今年又恰逢杜甫诞辰1310周年。以读书日为契机,中新网记者“对话”国内多位知名作家、诗人,与他们一起“穿越历史”,读懂杜甫,感受杜甫诗歌里的民生情怀。
杜甫诞生于河洛文化摇篮之地的河南省巩义市,其诸多经典诗歌流传于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在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王久辛看来,杜甫代表着中国诗歌和诗人的形象,其关注民生、心系苍生是杜甫诗篇的灵魂。
“杜甫属于是把民生当做一生情感投入、精神投入去书写的诗人。”王久辛说,杜甫大量的诗句都表达了伟大抱负、伟大理想,这是一个诗人的灵魂,对于当今诗人来说,更是精神标志。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要在“主体性”“人民性”中读懂杜甫。李少君举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抱着牺牲自我成全天下人的理想,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唤。在个人陷于困境中时,杜甫总能推己及人,联想到普天之下那些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们。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诗人叶延滨亦认为,杜甫的伟大在于他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民间疾苦,其诗里有盛世的繁华,也有底层民众的疾苦。特别是他的《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尽了人生的疾苦和时代的印记,这正是作为一名诗人的天职所在,也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叶延滨说,与李白相比,杜甫的诗歌是“眼光朝下”的,是关注现实的、底层的。“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诗人始终是这个时代民众的代言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杜甫用深沉的民生情怀和浑厚的艺术感染力铸就了中国古代诗歌高峰。”在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吴元成看来,杜甫是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一环,对中国现当代诗的创作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杜甫对诗艺精益求精,对中国现代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后人传承学习。
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温诗人杜甫诗篇意义何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赵德润表示,重读杜甫的诗歌,对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杜甫是一个伟大而高尚的诗人,杜甫的诗歌之所以取得那样至高的成就,与他十分谦和的个性和对底层百姓的关怀息息相关。”赵德润介绍说,杜甫一生共有1500多首诗歌流传下来,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是杜甫诗歌主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爱国之情到忧民之情,从朋友之情到邻里之情……当下,让我们再重读杜甫诗歌,体会杜甫诗歌中别样的境界和情怀。(杨大勇 李贵刚 王宇 宋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