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伫立在大海之滨,望着那滔滔的海浪和腾空飞洒的浪花,就想起了当年在青岛与著名作家杨朔同观大海的情景。
那是一九五五年春末夏初,我在青岛海滨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本炎老师(他指导我写一篇学年论文)家,与杨朔畅谈大海。
这是夜晚的时候,大海的风光是那样旖旎、那样迷人。滚滚的浪涛声,不断地透过绿色的窗纱,传进了刘老师家中。
“刘老师是我的老师又是同乡好友,这真是亦师亦友啊”,杨朔满含深情地说,“咱们都是近海人家。一旦离开家乡,就分外想观望那碧海蓝天。今天,我回到了黄海之滨,一定要饱览这大海的旖丽风光!”说着,他把目光投向了庭院前的茫茫大海。看着看着,他笑道:“你们看,明月高悬在海空,像一盏明亮的大灯笼。夜空与海水一色,月光与星光洒在大海面上。”
刘老师也举目远望,远处渔火点点,渔歌四起。他不禁吟诵道:
“皓月千里,浮光耀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我也高兴地说道:“这真是胜似仙境呀!”
杨朔道:“这虽胜似仙境,却不是仙境呀!我真想看一看那真的海上仙山楼阁。”
刘老师忙答道:“真的也有呀!前海栈桥,就是长虹卧波,横伸入海四百多米,在栈桥尽头就有一仙山楼阁——回澜阁。”
“对!对呀!”杨朔激动地说,“这地方,我当年曾去过,明早一定去饱览这仙山楼阁。”
“这地方,就是青岛风景的代表。”我说。
刘老师点点头道。“如果说,美丽的青岛如同一顶五彩缤纷的桂冠,那么这回澜阁就是桂冠正中那颗最耀目的明珠。那茫茫海波、耀眼的日光,朦朦如水的月光,都能在这颗明珠上闪烁出灼灼光彩。”
杨朔道:“好一个美丽的回澜阁,就连这名字起得也怪有诗意的。”
刘老师道:“当年,闻一多、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吴伯箫等作家诗人们都曾多次登过回澜阁。三十年代中叶,他们在这里办了《避暑话录》,是青岛早期的文艺之花。那时帝国主义的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践踏了这游览胜地。他们办的《避暑话录》就是双关语,一是避天气的炎热,一是避侵略者和反动派的政治酷暑!”杨朔道:“三十年代的《避暑话录》、四十年代的《潮音》、《艺文》等文艺副刊,在漫漫长夜,迭次萌生,向黑暗势力进行了不屈斗争,发展了岛上的文艺运动,是点燃在读者心中的航标!”
第二天黎明前,我就和杨朔一起来到了栈桥。这时的栈桥如银河铺地,浮光万点。长桥左右两旁亮着两排灼亮的灯光,那一根根灯柱上高擎着一盏盏球灯,像盛开着的一朵朵红荷。海鸥迎着灯光翩翩起舞,仿佛在欢迎作家杨朔的到来。
我们迎着黎明前的海风,缓步走在桥上。杨朔望着大海深处的灯塔,塔上的红灯,忽明忽暗地闪烁。他说道:“这灯塔上的红灯比什么灯都亮,在这茫茫大海中,它照亮了航程,召唤着远航归来的海轮和渔帆。你看,它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炫目。”
我说:“它矗立在与栈桥隔海相望的小青岛上。这小青岛在大海上千秋屹立,这里岩石巍巍,树木常青,所以叫它小青岛。青岛,就是由它而得名,这常青的树木,多半是松柏,海风吹过,松涛阵阵,与奔腾的海涛合奏着大海的交响乐。”
“高耸的灯塔屹立在这青松叠翠的小青岛上,这真是锦上添花呀!”
我们边说边往栈桥里边走,这时候,海风阵阵,清气扑怀。这茫茫海水,仿佛化成了浓浓的美酒,令人心醉。杨朔抬头望着,月儿弯弯,星光闪烁;俯首看去,大海渔火点点,像星星落在海面。他说:“此时此刻,我们如同走在银河之上,置身在万里星空。你看,头顶着‘星’,脚踩着‘星’,身边也是‘星’……”
过了一会,天上的星星渐渐不见了,海面的渔火也渐渐熄灭了,栈桥两旁的灯光也不亮了。海天的尽边上泛起了红光,海面的染色变得更蓝了,就像一床蓝得发亮的无边的绸子被。杨朔道:“大海睡醒了,太阳要出来了。”
我说道:“咱们快登回澜阁,在回澜阁上看日出,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我们忙来到了这长桥尽头的回澜阁。这长虹卧波上的回澜阁,被万顷碧波簇拥着,如同在大海的怀抱里。
我们快步走进门来,沿着螺旋式的楼梯,扶着净明瓦亮的铜扶手,登上楼来。这里,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四壁有折扇式的屏风,屏风上有各种字体的横幅、对联,有以大海为背景的国画、油画、版画……画面上有:群鱼甩尾击浪、青虾翔舞翩翩、海星在深水闪光、海蛰在海面擎伞、海菊花在海中盛开……还有那“千帆迎旭日,大海响渔歌”的丰收画卷。
这时,我们无暇细品,赶快临窗远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高高的楼阁上眺望海景,只见天空闪过一道道绿色的萤光,海面平滑如镜。“嗬,这真是镜儿海呀!”杨朔小声道。只见一个红色的火球,在海面上亮晶晶地闪动了。杨朔道:“旭日出浴了!它从天海相接处露出了笑脸!”
不一会,太阳被大海完全托出来了。
“真是美景啊!”杨朔道,“我已有多年没看海上日出了!当年在蓬莱阁与刘本炎老师一起就爱看‘日出扶桑’。”
“看日出扶桑?”我问道。
“对!这是蓬莱十景之一。”
“啥叫扶桑呢?”
杨朔笑道:“相传帝尧时代,太阳住在海外东方,每天夜 里都要在海里洗澡,在这茫茫大海中央长着一棵大树,名字叫做‘扶桑’,高数千丈,粗一千多围,伸着巨大的枝杈,当太阳洗完澡之后,就要露出海面,停在这大树杈上……。那火红火红的太阳,被这长满绿叶的树杈托在海空,真是美不胜收。你看,火球似的太阳,现在正浮上了海空……”
我望着眼前的美景,望着在碧海蓝天中间快活飞舞的海 鸥,回味着杨朔讲述着这美丽的传说,情不自禁地说:“我现在觉得咱们真是置身在仙山琼阁之间。”
杨朔笑道:“这儿真是仙山琼阁!你看,咱们站在这回澜阁上,阁下是万顷碧波,这海水蓝得人心醉呵!你再往远处看,海天一色,澄碧如染,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天亮前,海里星光万点;现在阳光洒在水中,红光闪烁……”
这时候,一群年轻的姑娘,翩翩来到山脚下的花丛中,她们挥动起采花剪,去剪那盛开的绿白花。
我用手指了指,说道:“这是啤酒花。”
“啤酒花?”杨朔忙打开望远镜,细细观察,“嗬!这么大的一片花,真像满天云霞落在海滨。”
“这啤酒花开得这样美,不仅可供人观赏,还是做啤酒的好原料呵!”我说着,向北边指了指,“青岛啤酒厂在那边,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离开了这啤酒花就做不成呀!”
杨朔又点了点头,他望着姑娘们的手在片片彩云似的花丛中挥动,高兴地吟诵道:“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我听了后,想了想道:“这是李贺的诗吧?”
“对!这是他在《罗浮山父与葛篇》中的名句。我觉得,她们就像自居易说的‘楼阁玲珑五云起’中的仙子们,又像李贺说的那样,像在剪那‘一尺天’,剪那天上的彩云。”
听着杨朔这诗意浓郁的谈话,我不由想起刘本炎老师的介绍,他曾多次对我讲:杨朔自幼热爱我国古典诗歌,许多名篇都能熟背如流。今天,我亲自感受到杨朔对古典诗章是何等熟悉啊!正由于他诗歌造诣这样深,所以在他的散文中,总是饱含着诗一样醇美的意境。
我想着想着,只听他说:“渔船要出航了。”
只见海湾里渔船桅杆林立,一叶叶白帆缓缓升上桅顶,白帆越升越多,扯天挂地。杨朔道:“真像无数的白天鹅飞落在海上。”
站在这“仙山楼阁”,耳听着当代著名作家杨朔诗意盎然的谈话。我深深感到浩瀚无比的大海,蕴藏着无限的诗情,这将在杨朔笔下幻化出多少奇妙的神思文彩啊!
果然,在数年之后,我读到了脍炙人口的《雪浪花》、《海市》、《蓬莱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