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邦媛在台湾地区从事文学教育、研究、推广中文作品外译,贡献甚大,是非常受敬重的一位学者前辈,弟子门生以及出版界,多恭称她为“齐先生”。
在中国台湾地区,近十多年来,还有不少主题为个人史及家国情怀的文学杰作,如有台湾“文坛守护天使”之称的台大文学教授、文学批评家、作家齐邦媛。她年逾八十,亲笔写下个人回忆录《巨流河》。作为历史见证者,齐邦媛以个人视角入手,写出的却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记忆史。年近九旬的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则推出他个人的“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也用他个人的生命史细节和丰富深沉的家国情怀,映射出整个时代的复杂剪影。
王鼎钧:个人经验见证百年现代史
代表作:回忆录四部曲
在台湾地区,出生于1925年的王鼎钧是公认的实力派散文大家,被尊称为“鼎公”,他的名气不亚于余光中。王鼎钧是山东省苍山县兰陵人,先赴台后到美国,在大学里任双语教程中心研究员,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他对散文艺术的努力开拓,终使之成为一代散文大家,被称为台湾地区十大著名散文家中成就最大者。
1992年到2009年,王鼎钧历时17年陆续发表其个人“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四本书在台湾地区出版后,影响甚大,王鼎钧被媒体称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2013年,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简体字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内地首次出版。
四部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讲起。第一部《故乡的云》重点回忆其在山东兰陵老家的童年生活。清新如春雨;第二部《怒目少年》讲述的是从1942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作者作为一个流亡中学生辗转小半个中国,目睹了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等众生百态。字里行间,能感受作者的青春犹如劲竹拔节生长;第三部《关山夺路》记录了作者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经历,关山难越、歧路众多、迷雾重重。第四部《文学江湖》则进入生命沉淀阶段,种种反思,尽显大时代下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困窘和坚守,文风甘冽。小人物在大时代浪潮中的迷茫感与宿命感,也可视为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
比起常见的名人回忆录,王鼎钧的视角更贴近草根普通人。王鼎钧出生于山东兰陵一个地主家庭,读过私塾、新式学堂。十三岁前当过抗日游击队员,后离家去安徽阜阳流亡学校读初中。后随校流亡,响应号召入伍当兵、军官。当过记者,编辑,做过兼职教师。经历坎坷丰富,从农村到城市,从学生到军人,从记者到教师,王鼎钧前半生大部分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他对社会大背景下普通民众生活生存的艰辛及国破家亡的痛苦愤懑有切肤之痛,加之后来长期从事电台新闻记者的职业锻炼,使王鼎钧的语言风格冷峻峭拔,他用笔克制,哀而不伤,润物无声,表现出散文大家风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这样形容自己阅读书中文字的感受:“王鼎钧先生的东西读起来让你觉得文脉没断,像从古代语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或是说文笔,很有味道,很筋道。“2013年,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获得了在海南颁出的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评委会授奖词是这样评价王鼎钧回忆录的,“百年中国现代史独特的个人经验、世纪尘烟在作品中沉淀后的宁明叹息、大道若简的人类智慧及在场散文的高端笔意”。
齐邦媛:年轻时曾在四川求学八年
代表作:《巨流河》
“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这是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在台湾地区著名学者、作家齐邦媛所著长篇回忆录《巨流河》后记中的描述。
1924年出生于东北辽宁的齐邦媛,年少离家,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辗转又到台湾从事文学创作、桃李满天下,宛如家乡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从喧腾归于平静的过程。在回忆录《巨流河》中,齐邦媛细腻典雅的文笔,描绘出时代沧桑、家国记忆,感动无数读者。
齐邦媛在台湾地区从事文学教育、研究、推广中文作品外译,贡献甚大,是非常受敬重的一位学者前辈,弟子门生以及出版界,多恭称她为“齐先生”。
据了解,在台湾地区的文坛与出版界当中,只有两个女作家会被大家称呼为“先生”,一位是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另外一位就是齐邦媛。《巨流河》一书在台湾地区首发时,白先勇、蒋勋等近文坛名人均到场庆贺。
据称,朱天文等文学名家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也多她评介推动,齐邦媛也被亲切称为台湾地区的“文坛守护天使”。2005年,年逾80的齐邦媛开始亲笔撰写自传性长篇散文《巨流河》,长达25万字。齐邦媛以她的故乡东北的辽河(古名巨流河)为线索,回顾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由于特殊的家世背景,她传奇的流离一生,映照的也是上个世纪一段复杂丰富的中国历史。
齐邦媛出身名门,父亲齐世英是政界名流。1924年生于辽宁的齐邦媛,6岁离开故乡到南京,抗战时在重庆求学。在她的回忆录中,南开的开创者张伯苓、著名学者朱光潜、国学大师钱穆,都有栩栩如生的形象呈现。其中在乐山求学时期,在美学大师朱光潜的指导下,她沉醉在雪莱、济慈、华兹华斯、莎士比亚的诗篇中,在齐邦媛克制典雅的笔墨还原下,令人神往。
序文中,齐邦媛这样表述自己以80岁高龄,开始动笔写回忆录的缘由,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六十年来在台湾,我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为他人作品鼓掌喝彩,却无一字一句写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当年事……漫长岁月中,天上地下,在四川、滇缅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齐邦媛曾有8年时间是在四川度过的。60多年前,齐邦媛在川西溯岷江到乐山就读(西迁的)武汉大学。离战争远了,山川之美,生活之淳朴安定,几乎像是进了桃花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齐邦媛说道,“这60多年来,我在台湾常常怀念四川和那些美好有趣的青春日子:郊游80里都是走路回来,无数次的彼此回忆。在我写《巨流河》时,让我心中感到最温馨的地方是乐山。最怀念的是在四川那八年成长的记忆。”齐邦媛说,上世纪80年代,有同学从台湾专程回到四川乐山,探寻那个三江汇流之地。”
近乡情更怯却“的齐邦媛“不敢回去”,“就让我永远在回忆中留在那份永恒的美丽吧。但那些人和地是忘不了的。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三个儿子,基本每年都回四川资中,尽了人子一些心力(我丈夫是四川资中人。)我现在年纪大了,已没有能力回会四川了,也算是以书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