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和遍布北方的许多镇子一样,拥有典型的格局和地气:狭窄的巷子,油漆的木门,巷子外是土灰的街道,两边蹲满了卖青菜的摊贩,夕阳的背景下,涌动着各种车辆和各色人物。小镇最高的建筑物,定然是邮局或医院,与屋檐并存在人们视野中的,是白果树的枝杈或者一团乱麻一样的电线。——这就是世界的一个角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的一部分。
记得,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大意为:“越是在荒凉的地方,越要从中发现大地的诗意”。这是诗人的天职要义,惟有诗人才拥有此种天赋的本领。而马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读书和写作,她坚守着对诗歌创作的美好追求,从荒凉的小镇出发,肩背行囊,逐渐远行,抵达开阔,日积月累,有了今天的成绩。
马宁的小镇,我至今未曾详细考察过,上述景象自然出于我依据人生经验的虚拟。有一年春季,马宁约了我和几位文友一道去阳信观赏梨花,她生活的小镇在远远一瞥中便消失在疾驰的车窗外,然后视野里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万亩梨园,大家欢呼雀跃,很快陶醉在春天迷人的景色里。阳信的梨花似雪,在春天构成一片白茫茫的汪洋,汪洋之上,蜜蜂嘤嘤地飞满了天空,成为当地有名的一大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流连忘返,品花酌酒,留下诗篇。那一次聚会,马宁为接待文友们颇费心力,她待人真诚,热情周到,给朋友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席间她朗诵了一位文友的诗歌,朗诵水平着实令人惊讶,掌声热烈,一打听,才知道她曾做过电台播音主持,这让我们对马宁的才情以及她的为人又多了几分了解。马宁的良善形象,如一片梨花,深深地烙在朋友们的脑海,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内容。此后,大家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运行,忙忙碌碌,相约再三却难得相聚,但彼此的牵念始终都在,我身边的朋友经常念叨:“又读到马宁的新作了”。每每获此信息,我都设法找到发表马宁诗作的报刊,细细展读,从中看到马宁不断前进的足痕和新生的悟境。
纵观诗歌发展史,诗人是分多种类型的,有高音域的惠特曼、聂鲁达,有激情似火的普希金、金斯堡,有天才式的兰波、洛特雷阿蒙、海子,也有知性的博尔赫斯、弗罗斯特和特兰斯特勒默……马宁的诗歌呈现给人的感觉是想象型,像伟大的美国女诗人狄金森那样从生活的小景象中生发诗思,从日常的片羽中采撷灵感,体验、记录与假想多于对记忆的开掘;她的诗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畅晓,有很强的音乐节奏,读起来很容易进入意境,绝少有晦涩阴郁之作,像《小镇美如斯》、《露霞》、《向晚》、《余生》等佳作,都是貌似随意,实则是很有难度的写作范本。
较之其他文体的写作,诗歌更像是一场“闪电”的狂欢,但并非人人都能抓住这个瞬间,因为这是上天恩赐的“瞬间的闪电”,说来就来,也消失得很快,可谓稍纵即逝,但马宁却能每每抓住这个瞬间,让她的每一首诗都散发着一种微妙的“神来之笔”的气韵——这是一个诗人最大的幸福和独有的快乐。
没有匠气与雕琢之气,是马宁诗作的突出特色,尤为珍贵的是,她的诗与风靡当下的网络诗歌区别很大,没有互相克隆与复制的感觉,而是保持了汉语的纯粹与完整性,这同样是一个真正诗人的存在前提和价值所在。
祝福马宁,祝福她的第一部诗集在春天面世。
记得,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大意为:“越是在荒凉的地方,越要从中发现大地的诗意”。这是诗人的天职要义,惟有诗人才拥有此种天赋的本领。而马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读书和写作,她坚守着对诗歌创作的美好追求,从荒凉的小镇出发,肩背行囊,逐渐远行,抵达开阔,日积月累,有了今天的成绩。
马宁的小镇,我至今未曾详细考察过,上述景象自然出于我依据人生经验的虚拟。有一年春季,马宁约了我和几位文友一道去阳信观赏梨花,她生活的小镇在远远一瞥中便消失在疾驰的车窗外,然后视野里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万亩梨园,大家欢呼雀跃,很快陶醉在春天迷人的景色里。阳信的梨花似雪,在春天构成一片白茫茫的汪洋,汪洋之上,蜜蜂嘤嘤地飞满了天空,成为当地有名的一大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流连忘返,品花酌酒,留下诗篇。那一次聚会,马宁为接待文友们颇费心力,她待人真诚,热情周到,给朋友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席间她朗诵了一位文友的诗歌,朗诵水平着实令人惊讶,掌声热烈,一打听,才知道她曾做过电台播音主持,这让我们对马宁的才情以及她的为人又多了几分了解。马宁的良善形象,如一片梨花,深深地烙在朋友们的脑海,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内容。此后,大家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运行,忙忙碌碌,相约再三却难得相聚,但彼此的牵念始终都在,我身边的朋友经常念叨:“又读到马宁的新作了”。每每获此信息,我都设法找到发表马宁诗作的报刊,细细展读,从中看到马宁不断前进的足痕和新生的悟境。
纵观诗歌发展史,诗人是分多种类型的,有高音域的惠特曼、聂鲁达,有激情似火的普希金、金斯堡,有天才式的兰波、洛特雷阿蒙、海子,也有知性的博尔赫斯、弗罗斯特和特兰斯特勒默……马宁的诗歌呈现给人的感觉是想象型,像伟大的美国女诗人狄金森那样从生活的小景象中生发诗思,从日常的片羽中采撷灵感,体验、记录与假想多于对记忆的开掘;她的诗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畅晓,有很强的音乐节奏,读起来很容易进入意境,绝少有晦涩阴郁之作,像《小镇美如斯》、《露霞》、《向晚》、《余生》等佳作,都是貌似随意,实则是很有难度的写作范本。
较之其他文体的写作,诗歌更像是一场“闪电”的狂欢,但并非人人都能抓住这个瞬间,因为这是上天恩赐的“瞬间的闪电”,说来就来,也消失得很快,可谓稍纵即逝,但马宁却能每每抓住这个瞬间,让她的每一首诗都散发着一种微妙的“神来之笔”的气韵——这是一个诗人最大的幸福和独有的快乐。
没有匠气与雕琢之气,是马宁诗作的突出特色,尤为珍贵的是,她的诗与风靡当下的网络诗歌区别很大,没有互相克隆与复制的感觉,而是保持了汉语的纯粹与完整性,这同样是一个真正诗人的存在前提和价值所在。
祝福马宁,祝福她的第一部诗集在春天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