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只要有闲空,我就一直在品读漆宇勤最近出版的诗集《安于生活》(大众文艺出版社),让浮躁的心绪在他的诗情和才情中得到平静和沉淀。在这部诗集中,漆宇勤对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的语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深入洞察,并经由诗作予以准确的命名。他的这些诗歌没有绕过真切的历史与现实的意识,但在这些文化的批判中,却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睿智的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情怀。品读这部诗集,我们不会陷入那种简单的情绪当中,而是可以感受到一种心怀憧憬的激励和怀想。这些诗歌作品,起于诗人睿智的灵魂与深刻的体悟,而终结于我们阅读的感动与审美的愉悦。
可以这样说,漆宇勤的《安于生活》这部诗集,别具一格的深度个人化的写作意识,以及丰富而有价值的语境场域,犹如水晶般晶莹剔透,揭示着生存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等。
《安于生活》这部诗集共分六辑。第一辑是“水土不服”。
漆宇勤的出生地和工作地都在江西萍乡,他对赣西的关注是寻求自我永久的心灵故土,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创造了诗人的自我的诗歌地理语言。这种语言既属于诗人的个人写作经验,其中也无可置疑地汇聚了一种现实生活经验。于是,他的诗歌作品给人展示了地域空间对于定义诗人本身的作用。漆宇勤是一个对现实生活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诗人,而不是简单抽象地描写一个类型化的地理概念和地域风物“水土不服”的诗人。比如组诗《水土不服》:“必须谨慎地写下这两个汉字/据说它们可以上溯到春秋/并且与孔子的一次鉴定有关/如此平凡的一种水中的植物/萍水相逢于楚王的船头/之后萍乡这个词语开始发芽/并且日渐长大”(《萍乡这个小城》)、“一件一件平淡的事件/满足着整个城市巨大的胃口/也只有他们/芸芸众生的欢喜和泪水/让我嗅出这个城市的真实气息”(《萍水相逢》)、“离天很近的那些古祭坛/在山顶已经祭祀了千年/并将继续沿袭这种凝重”(《一座山名叫武功》)等。
另外,在这些诗歌作品的描写中,诗人情感的表现非常强烈,几乎是一种主体的宣泄。比如《痛苦》一诗:“当我如此幸福/回望父老的生活/我是多么的痛苦”等。应该说,漆宇勤对赣西这块土地上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己生活的抒写,而他对自己生活的抒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他对一个地方生活经验的一种传达。同时,从中折射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想象,体现出某种聚合性并被时间所记忆,超越某些地域诗作类型化的语言和修辞,以及风格和主题的经验范围。
第二辑“或有或无的爱”的诗歌作品无疑是充满着情感与情绪的张力,因为爱的魅力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漆宇勤追求、享受、感受和品味着爱,同时,也观察、欣赏、感悟和评价着爱,因此,诗人的心绪时常为爱而颤动。
漆宇勤在这一辑中定义为“或有或无的爱”,我觉得,这是因为爱情在诗歌创作中经过想象,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艺术的真了。应该说,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只要是曾经真正地爱过,而且,这爱是高尚的、纯真的、由衷的,那么,就能真正地把爱情诗写好。
可以说,这些诗歌作品都带有明显的特征,从情感与情绪出发而展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他从专注个人情感的倾诉转向了对整个世界的关怀和关注。这样,爱的空间就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在静下心来时,则会被博大的心怀所包容。此时,诗人承担的写作责任,就像是一个爱情的守护者,呵护着情感的家园。因此,这类诗歌显然要比单纯的爱情更具有广度和深度,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第三辑是“生活之重”。对生存和命运的深刻描述和揭示,是这一辑诗歌作品的重要题材。这些诗作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在品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真正的良心与社会的责任心。漆宇勤的这些诗作,促人警醒。“将生活掰开,修补”构成了漆宇勤这组诗歌的中心情感,生活的艰辛便成为他在创作情绪中作品张力的主要源泉。城市和农村,无疑给诗人输入了一种新的参照系,他便重新思考曾经体验过的一切,而这些都在时刻撕咬着诗人的心。诗歌作品的张力来自于诗人本身情感和情绪的张力。因此,在这些诗歌作品中,能够切身感受到诗人的所处的写作位置,甚至能够倾听到诗人关注农民以及底层老百姓的心灵呼声,这也是诗人为他们生存抗争而创作的原因之一。
第四辑是“恬淡之心”。品读这一辑诗歌作品,犹如是在与一个朋友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成熟的睿智和温情的抚慰,也让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浮躁的心安顿下来,随着诗人喷薄的思绪流连在恬静的诗行中,体味一种淡淡的幽情,梳理一些岁月的纹理,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应该说,漆宇勤的这些诗歌饱含了对睿智与体悟、感性与理性、吟唱与歌咏、速写与素描、抒情与写意、现场与再现、记忆与现实、内心与外延、反思与创新、独语与敞开相融合的诗意建构能力与活力。在这些作品中所展现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诗人以干净利落和朴素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生体察结合在一起。因此,漆宇勤的这些诗作又是心灵与语言、联想与技艺、当下与未来、独白与对话、盘诘与思索的诗性陈述。
最后,我想引用诗人漆宇勤在他的《安于生活》这部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结语:“一个写文字的人,不在于他吹得多响、喊声多高,不在于他年龄多大、资格多老,而在于他的作品。”所以,我也想说,就此打住,有机会请去品读漆宇勤的诗集《安于生活》吧!
可以这样说,漆宇勤的《安于生活》这部诗集,别具一格的深度个人化的写作意识,以及丰富而有价值的语境场域,犹如水晶般晶莹剔透,揭示着生存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等。
《安于生活》这部诗集共分六辑。第一辑是“水土不服”。
漆宇勤的出生地和工作地都在江西萍乡,他对赣西的关注是寻求自我永久的心灵故土,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创造了诗人的自我的诗歌地理语言。这种语言既属于诗人的个人写作经验,其中也无可置疑地汇聚了一种现实生活经验。于是,他的诗歌作品给人展示了地域空间对于定义诗人本身的作用。漆宇勤是一个对现实生活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诗人,而不是简单抽象地描写一个类型化的地理概念和地域风物“水土不服”的诗人。比如组诗《水土不服》:“必须谨慎地写下这两个汉字/据说它们可以上溯到春秋/并且与孔子的一次鉴定有关/如此平凡的一种水中的植物/萍水相逢于楚王的船头/之后萍乡这个词语开始发芽/并且日渐长大”(《萍乡这个小城》)、“一件一件平淡的事件/满足着整个城市巨大的胃口/也只有他们/芸芸众生的欢喜和泪水/让我嗅出这个城市的真实气息”(《萍水相逢》)、“离天很近的那些古祭坛/在山顶已经祭祀了千年/并将继续沿袭这种凝重”(《一座山名叫武功》)等。
另外,在这些诗歌作品的描写中,诗人情感的表现非常强烈,几乎是一种主体的宣泄。比如《痛苦》一诗:“当我如此幸福/回望父老的生活/我是多么的痛苦”等。应该说,漆宇勤对赣西这块土地上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己生活的抒写,而他对自己生活的抒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他对一个地方生活经验的一种传达。同时,从中折射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想象,体现出某种聚合性并被时间所记忆,超越某些地域诗作类型化的语言和修辞,以及风格和主题的经验范围。
第二辑“或有或无的爱”的诗歌作品无疑是充满着情感与情绪的张力,因为爱的魅力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漆宇勤追求、享受、感受和品味着爱,同时,也观察、欣赏、感悟和评价着爱,因此,诗人的心绪时常为爱而颤动。
漆宇勤在这一辑中定义为“或有或无的爱”,我觉得,这是因为爱情在诗歌创作中经过想象,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艺术的真了。应该说,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只要是曾经真正地爱过,而且,这爱是高尚的、纯真的、由衷的,那么,就能真正地把爱情诗写好。
可以说,这些诗歌作品都带有明显的特征,从情感与情绪出发而展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他从专注个人情感的倾诉转向了对整个世界的关怀和关注。这样,爱的空间就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在静下心来时,则会被博大的心怀所包容。此时,诗人承担的写作责任,就像是一个爱情的守护者,呵护着情感的家园。因此,这类诗歌显然要比单纯的爱情更具有广度和深度,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第三辑是“生活之重”。对生存和命运的深刻描述和揭示,是这一辑诗歌作品的重要题材。这些诗作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在品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真正的良心与社会的责任心。漆宇勤的这些诗作,促人警醒。“将生活掰开,修补”构成了漆宇勤这组诗歌的中心情感,生活的艰辛便成为他在创作情绪中作品张力的主要源泉。城市和农村,无疑给诗人输入了一种新的参照系,他便重新思考曾经体验过的一切,而这些都在时刻撕咬着诗人的心。诗歌作品的张力来自于诗人本身情感和情绪的张力。因此,在这些诗歌作品中,能够切身感受到诗人的所处的写作位置,甚至能够倾听到诗人关注农民以及底层老百姓的心灵呼声,这也是诗人为他们生存抗争而创作的原因之一。
第四辑是“恬淡之心”。品读这一辑诗歌作品,犹如是在与一个朋友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成熟的睿智和温情的抚慰,也让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浮躁的心安顿下来,随着诗人喷薄的思绪流连在恬静的诗行中,体味一种淡淡的幽情,梳理一些岁月的纹理,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应该说,漆宇勤的这些诗歌饱含了对睿智与体悟、感性与理性、吟唱与歌咏、速写与素描、抒情与写意、现场与再现、记忆与现实、内心与外延、反思与创新、独语与敞开相融合的诗意建构能力与活力。在这些作品中所展现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诗人以干净利落和朴素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生体察结合在一起。因此,漆宇勤的这些诗作又是心灵与语言、联想与技艺、当下与未来、独白与对话、盘诘与思索的诗性陈述。
最后,我想引用诗人漆宇勤在他的《安于生活》这部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结语:“一个写文字的人,不在于他吹得多响、喊声多高,不在于他年龄多大、资格多老,而在于他的作品。”所以,我也想说,就此打住,有机会请去品读漆宇勤的诗集《安于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