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历来把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是童话作家称之为“天使”,我以为,他们真的是天使,是真的天使,是天帝所使之神。
苏州作家周彩虹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天使”。她创作童话。她把欢笑带给孩子们,也把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熏染给孩子们。她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也有这方面的深厚积累。她深谙儿童心理学,懂得怎样教育学前儿童才能事半功倍,收效更大。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她从小就喜欢文学,有很好的文笔。她自认为“上帝”赋予了她这样的“天职”,这是她和“上帝”的约定。她利用儿童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迫切性”,对小动物的偏好,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跟小朋友讲她的童话故事,深得小听众们的喜爱。
童话一般是专门写给或讲给幼儿或者小学生的。毫无疑义,它们所承担的,是把欢乐带给这些小受众,同时,也要有教益在里面。也就是说,在这里,它的功能必然是双重的,既有娱乐意义,也有教育意义。
她是“天使”,她认领了“天神”或者“上帝”的旨意,努力完成着这个使命,她的善良美好和纯洁的心灵也促使她去做一个讲故事的“天使”。这本集子里的五十七篇童话,可以说,篇篇凝聚着她的心血,是她履行她的使命的写照。她以她的童真,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把国家和人民这个“上帝”给她的任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小动物,或者任意一种物体如垃圾桶,演绎出来,活化出来,成为孩子们娱乐的“玩具”,受教育的“摇篮”。《鼹鼠的家》,写的是一只鼹鼠的家被大雨冲坏了,他很伤心,就呜呜的哭起来。之后便有好多热心而友好的小动物邀请他住到自己家里去。可是,蚂蚁的家太小,小鸟的家太高,松鼠、乌龟、兔子等等的家都不适合他住。寻找途中,他遇上了小猪挖土筑家。见小猪挖得很难看,就帮着小猪挖了一个又大又好看的家。在这个过程中,鼹鼠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也可以为自己建设一个新家啊!于是不久,他的新家果然做好了。这样的故事,孩子们听了会极感兴趣,接受的也快,可能一下子就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以及举一反三的想象力,以养成他们多动脑子、多想办法、自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她的童话的每一篇都担当着类似的“任务”,都能起到娱乐和启蒙的作用。
所以我理解,她之所以将她的这个集子冠以“童话寓言集”,大约是源于她的童话的这个特点吧?
本来,童话和寓言是两种体裁形式。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既单纯(但不等于简单)又神奇,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的手法。如《灰姑娘》、《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两种体裁,既有区别又有相似点。周彩虹把它们“合二为一”,很多篇章都是以童话的形式,实则是表达了深刻的寓意,抑或有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俨然寓言,如《砸核桃》、《燕子和麻雀》、《小蜜蜂找朋友》、《小老鼠的邀请卡》、《小手指和大拇指》、《拉西的幸福生活》、《天真的小母牛》、《鱼的愿望》、《垃圾桶和流浪猫》等等,等等。《垃圾桶和流浪猫》讲的是公园里的垃圾桶被人丢垃圾糊了眼睛,很失落,很不高兴,很讨厌再做垃圾桶了。一只流浪猫过来了,帮他清理了脸上的垃圾,他又重新看到了东西,从此他们成了朋友,流浪猫帮着垃圾桶清理人们乱扔在他脸上的垃圾,使垃圾桶外观时时保持清洁,眼睛明亮。于是,两个都感到了自身的价值。这一篇给人的启发是,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人人都有用处,都有他的价值。再如《会飞了》,小寒鸦会飞了后便自以为翅膀根儿硬了,不听妈妈的劝告,盲目起飞,结果撞进一张大网里。它给人的启发是,光有某种技艺或本领是不行的,还要“抬头看路”,认清前路的艰险,保持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它们是童话,也是寓言,是童话式的寓言,是寓言式的童话,是童话中有寓言,是寓言藏在童话里。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特别在城市,从小娇生惯养坏了,一般承受能力弱,大局观念薄,缺乏和谐的理念,少有助人为乐的品德,这些人更需要周彩虹这样的文字来熏陶。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儿童是未来的我们,他们将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启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公义之心,给他们以良知、道德、进取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周彩虹自觉地肩负起这个工作任务,为他们编织故事和梦想,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我相信,当孩子们听了《不爱吃饭的小蚂蚁》后,还能偏食甜食、零食之类而不回家好好吃饭吗?听了《收芝麻》,能不动手帮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听了《哈巴狗挡道》能不改正自身缺点、给人方便?
童话不仅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也是写给他们看的,自然要让他们读得懂,领会得透。我觉得,张天翼先生给他自己定的写作童话的目的,即要让“孩子们爱看,看得进,能够领会”,仍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周彩虹的童话通俗易懂,是孩子们爱看并能领会的那种。主要呈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一是形象比较直观。整个来说,周彩虹的童话都是用形象说话的,都是一个个小动物或者物体拟人化的活动,是它们的行动和言语完成了她的童话。《新书包》,写的是幼儿园开学了,小猴要去上学了,妈妈给他了一个新书包,他和小兔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路上,他发现小狼没去,问清了原来是小狼没有新书包就不愿意上学。
小猴从自己背上解下新书包,送到小狼面前,“诺,给你。”
“啊?”小狼睁大了眼睛,“给了我,你咋办啊?”
“呵呵,没事的,晚上我让妈妈给我缝个布袋书包照样拉风。”
小狼开心的背上新书包和小猴一起去幼儿园了。
很直观的,他们的言和行跃然纸上,无需讲什么大道理,无需作什么解释,小读者自然心领神会。
二是语言相当顺畅,也有音乐美。周彩虹的语言是儿童的语言,这应该得益于她的幼儿教育生涯,即使是有点“说教”的话,也尽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语言。她模仿着孩子们的口吻,深透动物的“语言”形态,童话语言就显示了童稚般的清纯。
随便举个例子吧。这是《打呼噜》的开头:
一二三,坐坐好,三二一没声音,小手放背后,小脚并并拢,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老师。
这语言,即是孩子们喜欢听又便于记忆的语言,顺畅,有节奏,并有音乐美。还有象声词和复叠词句的大面积运用,加上一些技巧,诸如反复法、对比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烘托法、夸大法、循环法等的运用,使得她的语言以及故事极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接受。应该说,《垃圾桶和流浪猫》一书是孩子们很好的读物,既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得到许多的“营养”。
三是具有画面感。这是与第一个方面有关联的问题。儿童心理学证明,孩子们对于形象的事物,对于画面感强的东西,是乐于接受的。周彩虹的童话,由于她很注重细节描写,注重场面的渲染,很有“现场性”,所以,画面感很强。如《螃蟹和龙虾》,早上螃蟹起来打着哈欠,叫龙虾,说太阳晒屁股了该起了。他们就说今天天气不错。龙虾便叹道,就是水沟里的水快干了。他们就一起去找田螺姐姐。见田螺姐姐已经奄奄一息了。龙虾急哭了。螃蟹毕竟年纪大有些经验,就说,田螺是因为干渴,只要有水喝就会好的。可是怎样把田螺弄到水池里去呢?螃蟹提议一起用他们的大钳子抬起田螺。螃蟹和龙虾伸出大钳子,四把钳子刚好把田螺抬起来。
一二,一二,他们一刻不停地向水池走去。
田螺喝到了水,醒了。
龙虾拍着手,“真好,姐姐活了。”
田螺感激地看着他们,泪水都出来了。
通篇就是画面,是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像小电影。
四是完整的讲述和相对美好的结尾。童话必须一次性讲完,如果只讲一半,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往往是不好的。比如《无中生有》,写凌晨,大伙儿都听到“咔嚓”“咔嚓”的磨刀声,驴子怀疑是不是主人要杀他,狗和猫也都怀疑主人磨刀是不是要杀他们自己,随着磨刀声越来越响,都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故事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孩子们一定也都会替这些小动物捏把汗,不知他们的主人今天要杀谁了。可是,作者虚晃一枪后,接着讲道: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大伙儿赶紧跑过去看,一棵老槐树被一劈为二。
故事到此才真的讲完了。原来,那“咔嚓”声并不是主人的磨刀声,而是雷声由远而近的声音,霹雷把老槐树劈开了。猫狗驴们松了口气,读这个故事的人和听的人也都松了口气:有功于主人的他们是不会被“恩将仇报”的。
这也是周彩虹童话结尾的方式,通常是美好战胜邪恶,好人占着上风。正如有关资料所说,这其实是在向儿童传递这样的信息:无论一件事物是多么令人恐惧,它最终都会被幸福和美好所取代。尽管周彩虹的童话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都是日常的琐碎,是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也不乏对立面,仍有美与丑的“较量”。要让这些“对立面”中积极的一方取胜,让美丑里美的东西有好的结果,用最平常的“转折”,让孩子从中受益。
周彩虹的童话虽然都是虚构故事,但是也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们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作者认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意义的收获。她所描写的,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着的事情,如过马路闯红灯,做好事被误解,好心不能好报,等等,她就来个“反向思维”,用好的故事好的结局来“改变”现实,实在是一片良苦用心,目的在于引导我们的下一代积极向上,崇尚美好,“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无比灿烂”!
苏州作家周彩虹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天使”。她创作童话。她把欢笑带给孩子们,也把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熏染给孩子们。她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也有这方面的深厚积累。她深谙儿童心理学,懂得怎样教育学前儿童才能事半功倍,收效更大。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她从小就喜欢文学,有很好的文笔。她自认为“上帝”赋予了她这样的“天职”,这是她和“上帝”的约定。她利用儿童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迫切性”,对小动物的偏好,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跟小朋友讲她的童话故事,深得小听众们的喜爱。
童话一般是专门写给或讲给幼儿或者小学生的。毫无疑义,它们所承担的,是把欢乐带给这些小受众,同时,也要有教益在里面。也就是说,在这里,它的功能必然是双重的,既有娱乐意义,也有教育意义。
她是“天使”,她认领了“天神”或者“上帝”的旨意,努力完成着这个使命,她的善良美好和纯洁的心灵也促使她去做一个讲故事的“天使”。这本集子里的五十七篇童话,可以说,篇篇凝聚着她的心血,是她履行她的使命的写照。她以她的童真,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把国家和人民这个“上帝”给她的任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小动物,或者任意一种物体如垃圾桶,演绎出来,活化出来,成为孩子们娱乐的“玩具”,受教育的“摇篮”。《鼹鼠的家》,写的是一只鼹鼠的家被大雨冲坏了,他很伤心,就呜呜的哭起来。之后便有好多热心而友好的小动物邀请他住到自己家里去。可是,蚂蚁的家太小,小鸟的家太高,松鼠、乌龟、兔子等等的家都不适合他住。寻找途中,他遇上了小猪挖土筑家。见小猪挖得很难看,就帮着小猪挖了一个又大又好看的家。在这个过程中,鼹鼠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也可以为自己建设一个新家啊!于是不久,他的新家果然做好了。这样的故事,孩子们听了会极感兴趣,接受的也快,可能一下子就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以及举一反三的想象力,以养成他们多动脑子、多想办法、自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她的童话的每一篇都担当着类似的“任务”,都能起到娱乐和启蒙的作用。
所以我理解,她之所以将她的这个集子冠以“童话寓言集”,大约是源于她的童话的这个特点吧?
本来,童话和寓言是两种体裁形式。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既单纯(但不等于简单)又神奇,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的手法。如《灰姑娘》、《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两种体裁,既有区别又有相似点。周彩虹把它们“合二为一”,很多篇章都是以童话的形式,实则是表达了深刻的寓意,抑或有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俨然寓言,如《砸核桃》、《燕子和麻雀》、《小蜜蜂找朋友》、《小老鼠的邀请卡》、《小手指和大拇指》、《拉西的幸福生活》、《天真的小母牛》、《鱼的愿望》、《垃圾桶和流浪猫》等等,等等。《垃圾桶和流浪猫》讲的是公园里的垃圾桶被人丢垃圾糊了眼睛,很失落,很不高兴,很讨厌再做垃圾桶了。一只流浪猫过来了,帮他清理了脸上的垃圾,他又重新看到了东西,从此他们成了朋友,流浪猫帮着垃圾桶清理人们乱扔在他脸上的垃圾,使垃圾桶外观时时保持清洁,眼睛明亮。于是,两个都感到了自身的价值。这一篇给人的启发是,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人人都有用处,都有他的价值。再如《会飞了》,小寒鸦会飞了后便自以为翅膀根儿硬了,不听妈妈的劝告,盲目起飞,结果撞进一张大网里。它给人的启发是,光有某种技艺或本领是不行的,还要“抬头看路”,认清前路的艰险,保持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它们是童话,也是寓言,是童话式的寓言,是寓言式的童话,是童话中有寓言,是寓言藏在童话里。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特别在城市,从小娇生惯养坏了,一般承受能力弱,大局观念薄,缺乏和谐的理念,少有助人为乐的品德,这些人更需要周彩虹这样的文字来熏陶。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儿童是未来的我们,他们将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启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公义之心,给他们以良知、道德、进取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周彩虹自觉地肩负起这个工作任务,为他们编织故事和梦想,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我相信,当孩子们听了《不爱吃饭的小蚂蚁》后,还能偏食甜食、零食之类而不回家好好吃饭吗?听了《收芝麻》,能不动手帮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听了《哈巴狗挡道》能不改正自身缺点、给人方便?
童话不仅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也是写给他们看的,自然要让他们读得懂,领会得透。我觉得,张天翼先生给他自己定的写作童话的目的,即要让“孩子们爱看,看得进,能够领会”,仍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周彩虹的童话通俗易懂,是孩子们爱看并能领会的那种。主要呈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一是形象比较直观。整个来说,周彩虹的童话都是用形象说话的,都是一个个小动物或者物体拟人化的活动,是它们的行动和言语完成了她的童话。《新书包》,写的是幼儿园开学了,小猴要去上学了,妈妈给他了一个新书包,他和小兔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路上,他发现小狼没去,问清了原来是小狼没有新书包就不愿意上学。
小猴从自己背上解下新书包,送到小狼面前,“诺,给你。”
“啊?”小狼睁大了眼睛,“给了我,你咋办啊?”
“呵呵,没事的,晚上我让妈妈给我缝个布袋书包照样拉风。”
小狼开心的背上新书包和小猴一起去幼儿园了。
很直观的,他们的言和行跃然纸上,无需讲什么大道理,无需作什么解释,小读者自然心领神会。
二是语言相当顺畅,也有音乐美。周彩虹的语言是儿童的语言,这应该得益于她的幼儿教育生涯,即使是有点“说教”的话,也尽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语言。她模仿着孩子们的口吻,深透动物的“语言”形态,童话语言就显示了童稚般的清纯。
随便举个例子吧。这是《打呼噜》的开头:
一二三,坐坐好,三二一没声音,小手放背后,小脚并并拢,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老师。
这语言,即是孩子们喜欢听又便于记忆的语言,顺畅,有节奏,并有音乐美。还有象声词和复叠词句的大面积运用,加上一些技巧,诸如反复法、对比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烘托法、夸大法、循环法等的运用,使得她的语言以及故事极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接受。应该说,《垃圾桶和流浪猫》一书是孩子们很好的读物,既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得到许多的“营养”。
三是具有画面感。这是与第一个方面有关联的问题。儿童心理学证明,孩子们对于形象的事物,对于画面感强的东西,是乐于接受的。周彩虹的童话,由于她很注重细节描写,注重场面的渲染,很有“现场性”,所以,画面感很强。如《螃蟹和龙虾》,早上螃蟹起来打着哈欠,叫龙虾,说太阳晒屁股了该起了。他们就说今天天气不错。龙虾便叹道,就是水沟里的水快干了。他们就一起去找田螺姐姐。见田螺姐姐已经奄奄一息了。龙虾急哭了。螃蟹毕竟年纪大有些经验,就说,田螺是因为干渴,只要有水喝就会好的。可是怎样把田螺弄到水池里去呢?螃蟹提议一起用他们的大钳子抬起田螺。螃蟹和龙虾伸出大钳子,四把钳子刚好把田螺抬起来。
一二,一二,他们一刻不停地向水池走去。
田螺喝到了水,醒了。
龙虾拍着手,“真好,姐姐活了。”
田螺感激地看着他们,泪水都出来了。
通篇就是画面,是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像小电影。
四是完整的讲述和相对美好的结尾。童话必须一次性讲完,如果只讲一半,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往往是不好的。比如《无中生有》,写凌晨,大伙儿都听到“咔嚓”“咔嚓”的磨刀声,驴子怀疑是不是主人要杀他,狗和猫也都怀疑主人磨刀是不是要杀他们自己,随着磨刀声越来越响,都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故事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孩子们一定也都会替这些小动物捏把汗,不知他们的主人今天要杀谁了。可是,作者虚晃一枪后,接着讲道: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大伙儿赶紧跑过去看,一棵老槐树被一劈为二。
故事到此才真的讲完了。原来,那“咔嚓”声并不是主人的磨刀声,而是雷声由远而近的声音,霹雷把老槐树劈开了。猫狗驴们松了口气,读这个故事的人和听的人也都松了口气:有功于主人的他们是不会被“恩将仇报”的。
这也是周彩虹童话结尾的方式,通常是美好战胜邪恶,好人占着上风。正如有关资料所说,这其实是在向儿童传递这样的信息:无论一件事物是多么令人恐惧,它最终都会被幸福和美好所取代。尽管周彩虹的童话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都是日常的琐碎,是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也不乏对立面,仍有美与丑的“较量”。要让这些“对立面”中积极的一方取胜,让美丑里美的东西有好的结果,用最平常的“转折”,让孩子从中受益。
周彩虹的童话虽然都是虚构故事,但是也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们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作者认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意义的收获。她所描写的,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着的事情,如过马路闯红灯,做好事被误解,好心不能好报,等等,她就来个“反向思维”,用好的故事好的结局来“改变”现实,实在是一片良苦用心,目的在于引导我们的下一代积极向上,崇尚美好,“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无比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