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微撒以盐而给人吃之,岂必要索厚偿,来生以百豆报我,只愿有此微末情分,相见时好生看待,不至伥伥来去尔。”
此为“周作人”先生 的《结缘豆》,此般文句,如珠似玉,让生在烟火中的我们,让贪嗔痴慢充斥内在的今天,心生柔软,不再刚强与睚眦。
年少时,我们惯常用等价公式来平衡自我的支和取,财物如是、情感如是,却不明白,雁过无声水过无痕,将自己的周遭弄得那么喧嚣和乌浊,又何尝不是今生的一场笑话?
小小句子,如醍灌顶,穿透力甚,前世今生,皆在句中,不落井下石,不索恩报,只为,去留无怅。
若人心欲望厚重,定会耻笑周先生之语,一豆之缘,如豆之微小,五内何需如此千回百转。
若人心清凉,心自与之共鸣,见文即欢,自会油然起意:“今生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何况豆乎?
佛教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所谓六度万行,这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中,布施列二,此中布施,即为给予,且无偿。《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第四句,即有:“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初见此经句,仅以字面解其意,不过是僧人化缘,向在家之人讨食而已,在家人是给,僧侣是受,给予者恩重,受者当记下这重施舍的情。
多年之后,有幸聆听法音,这才了知,僧之乞食,是受亦是给,在家人赠食,是给亦是受。在家人的给予是为自己积累福报与资粮,所给即所得,僧侣所乞之饭食,同时也给予了在家人积福纳资的机会,所得即所给,给受之间,彼此消融,不过是相互渡化与善缘的增上。
这世间,不过是一场在轮回中的相爱相杀,今生以一豆相赠,来世以百豆相还,这是因果,随缘则喜,若过于执着,便着了情天恨海的魔,施受之间,善缘殆尽。
如若再说珍惜今生,看重当下,未免陈词,因缘合和之时,自有安排,哪怕如一豆之微缘,亦可生起俩相顾看的温暖。
由此推及,愿我们能学会真正的善待自己,帮助别人,再慢慢的学会去开启和引导,欢喜心会升起来,健康也会升起来,此故,我们才不会被时光消磨成一副枯骨,当你感觉到生命如花之时,我们便做成了最好的自己,当我们双手奉出之时,便是得到之时,不在今生,便在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