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诗词歌赋

党秀梅诗评

核心提示:(一)简评鲁直夫的《换乘》 诗人鲁直夫《换乘》这首小诗,愈读愈让人觉得揪痛不已。作者将生命的过去时、现在时以及将来时,用了 “换乘”这个出奇、出新而又恰切的比喻,情怀和哲理皆含其中,足见诗人对生活体悟之深透。 诗人将 “中年”比作“高铁”。虽


(一)简评鲁直夫的《换乘》

诗人鲁直夫《换乘》这首小诗,愈读愈让人觉得揪痛不已。作者将生命的过去时、现在时以及将来时,用了“换乘”这个出奇、出新而又恰切的比喻,情怀和哲理皆含其中,足见诗人对生活体悟之深透。

诗人将“中年”比作“高铁”。虽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双肩膀既担着家庭,又担着工作。为生计操劳,为事业奔忙,但中年却是人一生中最旺盛、最蓬勃、最富有激情的生命时光。可这一美好时光,更多地人来不及思考、来不及等待,更没有机会回味,恰如“高铁”一闪而过,短在“眨眼”间。对于有限的生命而言,还有比这更令人叹惋的事情么?当然没有!

“母亲呼唤的乳名/在月台上空回荡”,诗人将思念与怀缅熔于一炉,无法不令人泪眼朦胧。一个“空”字,我读我的情,你读你的思,他(她)读他(她)的恋,无形间会复出沓层层抱憾、叠叠追悔。

在第三节,诗人笔锋陡转,由过往写到现实,写到自己。“如果可以/下一站/我希望换乘一辆/慢车”,这是诗人的心声,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吗?

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想过早握别这个美好的世界。“慢车”越慢越好,这样就不会错过缘分,错过机遇,错过风景。如果更理想一点,不去“换乘”,就待在清醒的此刻,有谁会不乐呢?

诗人鲁直夫《换乘》这首小诗虽然很短,但蕴藉饱满,余味绵淼,足以唤醒人们对生命和亲情的深深敬畏与觉悟。

《换乘》给我的启迪:生活与深情融为一体,情韵与手法巧妙结合,就是好诗。因此我说:致敬鲁直夫诗人,向您学习!

 

:

换乘

/鲁直夫

 

高铁呼啸而过

眨眼到了中年

 

母亲呼唤乳名的声音

在月台上空回荡

 

如果可以

下一站,我希望换乘一辆

慢车

 

作者简介:鲁直夫,原名徐建和,男,70后,江西铅山人,现居济南,城市规划师。选自《山东诗歌》2021年总第35期《诗主推》栏目

 

(二)简评雨青的《邻居》

诗人雨青的这首七绝《邻居》,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幅画;与其说是一幅画,不如说是一出活报剧。

当今社会,沙石、砖块、水泥和钢筋、铁皮、铝合金,连同锁芯不断升级的防盗锁,有形无形地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和疏远。

尤其在城市里,尤其在现代化的高档小区,就算是邻居,就算是对门,诗人用“隔墙渐厚似邻屯”这一形象比喻,将熟悉生的陌生、熟悉中的戒备、熟悉中的敷衍和盘托出,越读越叫人郁闷难耐。

“邻居”若“邻屯”,虽然电梯同时上下,低头抬头相见,开门关门“砰”“咵”相闻,就是不相往来。那“门前照面微微笑”的“文明”礼节,那“门后摇身异路人”的可怕“现实”,所有身在其中的人,谁会不“迥”在其中、“伤”在其中、“痛”在其中呢?

诗人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今”与“昔”、“门前”与“门后”,“隔墙”明薄暗“厚”,共同传递出了人与人、心与心、情与情由近变远、由浓变淡、由密变疏的真实现实,反衬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隐痛。

虽然整首诗只有二十八个字,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细腻,体察细微,有大爱情怀,是生活的有心人。语言平实有力,生活味浓郁。如果能减少“重字”,效果会更好。

 

:

邻居 

雨青

今比昔时门更近,隔墙渐厚似邻屯。

门前照面微微笑,门后摇身异路人。

 

作者简介:雨青,原名许云发,男,60后,鹰潭通信行业职员,祖籍乐平,江西楹联学会会员。选自《山东诗歌》2021年总第35期《古韵厅》栏目同题诗。

 

(三)简评王青山的《回故乡》

诗人王青山的这首七言绝句《回故乡》,交织着极其复杂的感情。

起句“坐倚车窗噙泪望”,经年在外的诗人,终于结束了漂泊的日子,踏上了归途。然而,依窗而望,满目陌生,激动之泪和万千感喟之泪一并盈在眼眶,欲流不能,欲止不得,这种痛中有喜、喜中有痛的情感厮磨,让“噙泪”一词落到了实处。

承句“归根落叶满头霜”,“少小”离家,“老大”而归。人事代谢,往来古今,一个“满头霜”的老人,坐在车厢里,人随车厢颠簸,心随云烟纵横,滚滚的内心活动,何止一个此起彼伏……

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今生有幸回桑梓”,“有幸”一词,把诗人半世奔波、半世思念、半世翘首的的五味情思和盘托出。看似出乎意料,但却在意料之中,“有幸回”到梦里的唯一,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结句“哪片高楼是故乡”这一问句,犹如放纵的情感闸门被心灵的纠结和隐痛连环撞开。估摸着到了故乡,却闻不到带着㸑味的炊烟,看不到心心念念的老槐树,找不到魂牵梦绕的小池塘,熟悉的“桑梓”变成了望不断的“高楼”。“有幸回”的欣喜与“不知”归何处的迷惘轮番袭来,这才是诗人“噙泪”的真正答案。

虽然诗人是在传递个人在特定时刻的特定感怀,但读着读着,就让人无发不联想到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问题:高楼大厦对古朴村落的冲击,砖瓦水泥对泥土田畴的排挤。这也许就是这首《回故乡》的真正内蕴之所在。

 

:

回故乡

王青山

坐倚车窗噙泪望,归根落叶满头霜。

今生有幸回桑梓,哪片高楼是故乡?

 

作者简介:王青山,男,50后,吉林长春人,定居四川西昌。选自《诗传播》2021年总第38期《古韵厅》栏目





个人简介:

党秀梅(优游岁月),女,50后,武功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秦风诗词学会副会长,长安诗钟社副社长,咸阳市女子诗社常务副社长,咸阳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出版诗集《浪花里的色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立场,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华文作家网_作家报,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