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诗歌界,他是诗人们的“诗歌保姆”,他说诗以言志,以诗歌的名义繁荣贵州文化,让贵州诗人在新时代贵州土地上抒写贵州发展新诗篇。
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他是助力扶贫的“文化骑兵”,他说执诗为旗,以诗歌的名义凝聚贵州诗人力量,让新时代贵州诗歌精神在助力脱贫攻坚征程中升华。
从“诗歌保姆”到“文化骑兵”,他用心用情呵护诗歌,身体力行践行和丰富着新时代贵州诗歌精神。从“文化骑兵”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凝心聚力谱写着“文军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贵州诗篇——他就是民进会员、《贵州诗人》主编、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郭思思。
诗人心中的“诗歌保姆”
2013年6月,贵州省诗人协会成立。从2013年开始,郭思思就用“诗歌”抒写城市和乡村的感人故事。他走进留守儿童的家里,用诗歌感动这些“孤独”的孩子。诗协没有经济来源,他“化缘”各方资源,走进乡村,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贵州诗人吴老满说,“每次读《我的夜晚》这首诗,眼睛就不禁湿润了,心里充满着无法排解的惆怅。”“这是一个乡下留守儿童普通的一个夜晚,这也是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农村生活的真实画面。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着。多么真实的画面,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这种感动着人们的画面,就是来自于这个“诗歌保姆”郭思思的一行一言。
“诗歌保姆”这一称号,不是随便可以有的,原因是在贵州诗歌界,只要有诗歌的地方,你都会看到郭思思的身影,他不仅爱诗如命,而且对贵州的发展,也是情怀满满。从2013年郭思思发起创建贵州省诗人协会以来,他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激励着贵州省诗人协会的文化人,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所作为,郭思思也就成了贵州“诗歌保姆” 、“文化骑兵”。
郭思思是60后诗人,曾荣获遵义市政府文艺奖、首届贵州专业文艺奖、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金风车” 中国最佳童书奖等奖项。诗作入选《中国儿歌大系》《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5年中国新诗排行榜》《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汉诗三百首·2019年卷》等近百种选本,主编有近百本图书,其《中国诗歌地理:00后九人诗选》入选2014年中国文学十大新闻。系国家“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试验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丛书》编委,博客中国专栏作家,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昌耀诗歌奖评委,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委员会评委。郭思思在坚持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凝聚起诗歌丰富文化内涵,助力脱贫攻坚,助力社会发展的磅礴文化力量。
从习水到遵义,从遵义到贵阳,跟着诗歌的脚印,跟着时代的“大诗”,郭思思“仁厚如水、润物无声”地坚守诗歌情怀,践行新时代贵州“诗歌精神”。媒体多次报道,“郭思思是一个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苦行僧,一位名副其实的‘诗歌保姆’”。作为一个下岗职工,郭思思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为他人作嫁衣裳”,他每天都在诗歌路上。
在贵州省诗人协会的带领下,在“诗歌保姆”郭思思的用心呵护下,贵州省诗人协会得到了省内外无数名家的关注、点赞,贵州省诗人协会组织开展的诗歌活动,凝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诗歌文化人的力量。
贵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包御琨曾说:“近年来,贵州省诗人协会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协会,推动诗歌繁荣发展,特别是抒写脱贫攻坚,诗歌是重要的特色亮点。”
奔走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文化骑兵”
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战场上,各行各业都冲锋向前,贵州省诗人协会也不例外。2016年6月,郭思思组建了贵州省诗人协会大扶贫志愿帮扶队,自己担任队长,张兴、李发模、小语、周君良等150多人担任队员。郭思思策划实施的《文化人张兴走访大扶贫一线手记》,一年多来,他和张兴等人先后走访了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清镇市卫城镇公告村,遵义市土城镇和青杠坡村,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新华村,赤水市丙安镇丙安村,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堡村,毕节市大方县坝子村,安顺市镇宁县马鞍山村,遵义市道真县隆兴镇三龙村,黔西南州兴仁县巴铃镇尤家寨村等50多个乡村,写出了36篇《大扶贫一线手记》。每到一处,郭思思第一时间编好稿、配好图发布在微博、微信、新浪博客、博客中国等网络媒体上,宣传推介美丽乡村,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郭思思近几年时间,摸爬滚打在大扶贫一线拍摄的五千多幅作品,并在各大平台进行展播。打开郭思思的微信朋友圈,我们都能看到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真实记录。
其中,在习水组织的继“香遇土城”便是一个转折点。这次活动之后,贵州省诗人协会“送文化下基层”的春风越来越温暖,频频开展助力脱贫攻坚诗歌文化活动,先后在威宁自治县、绥阳县、习水县、汇川区等地举办诗会,将文艺送到地头街巷,积淀文脉,让特色文化氛围愈加浓郁。先后开展了毕节威宁、六盘水水城、黔东南雷山、安顺龙宫、贵阳花溪等10站的“相约2020,诗写脱贫攻坚”大型诗歌采风创作活动,赢得了国内文化界高度好评。
贵州省诗人协会成立的7年时间里,为发扬贵州文化,挖掘贵州之美,抒写贵州情怀,赞扬脱贫攻坚伟大事业,郭思思先后组织、策划和参与了大大小小诗歌活动200余场次,每年达到了30余场活动,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
从“香遇土城”首届遵义女诗人诗会的策划成功伊始,后续持续开展了如贵州儿童诗歌高峰论坛、“诗意白云•乡愁白云”诗歌采风活动、“龙腾汇川•诗照山海”全国诗歌大赛、 中国百年新诗贵州高峰论坛、“相约2020•全国名家诗写贵州脱贫攻坚”、 以“诗意栖居•画中小镇”为主题的贵州特色小镇系列长诗画集、“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主题20部长诗创作、“桥美贵州•生态水城”等活动之后,整合扶贫力量,组织策划举办了“第一、二、三、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分会场”活动获得了省社科联领导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今年策划开启的“乌蒙见证——全国诗人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大型诗歌创作采风活动”,以诗歌的形式,将组织全国200多名诗人采风创作,诗人们用心体会火热的脱贫攻坚实践,用诗的力量为贵州发声,抒写着贵州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上一步又一部崭新史诗。见证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了很好的影响效果。贵州省诗人协会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背景下,认真跟着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步伐,诗歌走进“乡村”,助力地方脱贫,走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的特色路。
贵州省诗人协会除协会自身不断壮大发展外,贵州诗人群体不负时代期望和嘱托,努力用文化走在时代的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诗人协会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社会组织,坚持文化自信,文化提升,文化打造的时代发展主旋律,精准把握时代的方向,传播文化能量,助推社会进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时时处处都有诗人协会的身影,依托协会平台联络各界文化人士,数十次深入深度贫困一线,真帮实扶,响应政府号召,将文化脱贫扎根百姓心中。
在郭思思的带领下,贵州诗人文军扶贫逐步演化成撬动脱贫攻坚的一个有力“支点”,在贵山贵水间浩浩荡荡的脱贫路上,迸发出了璀璨夺目的光彩。以郭思思为代表的贵州脱贫攻坚英才,将贵州省诗人协会推上了“文军扶贫”的伟大实践。很多诗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用诗歌讴歌时代真善美,为贵州发展,注入了活力与艺术,紧跟新时代新使命,成为一种新常态。
在此过程中,贵州广播电视台以《奔走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文化骑兵郭思思》为题,用了20分钟时间在品牌栏目《贵州故事》进行特别报道,这是对贵州省诗人协会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贵州省诗人协会文化扶贫工作的肯定。以贵州省诗人协会法定代表人郭思思为引领的贵州诗人,在贵州这片热土上,进行了无数的扶贫“动作”,从2013年到2020年,“诗歌扶贫”“文军扶贫”演化成为了一个文化扶贫的支点。
贵州“大诗歌”助力“大扶贫”的先进典型,逐渐引起了省内外高层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许多诗歌大咖更是伸出了橄榄枝,逐渐加入到贵州的“文军扶贫”队伍。社会各界爱好诗歌的仁人志士,也因为诗歌的影响,纷纷加入到“文军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也因此,郭思思被贵州省委宣传部选树为脱贫攻坚“文化骑兵”,被民进贵州省委授予为参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带领诗人冲锋脱贫一线的“先进个人”
近年来,在郭思思的带领下,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以形式多样的诗歌文化把贵州决战贫困的战场变得诗意浓浓。贵州诗人怀揣诗和远方,紧跟贵州大扶贫要求,充分发挥协会知识人才密集的优势,通过边走访贫困地区边开展弘扬文化、扶贫济困、友善互助等活动开拓了大诗歌助力大扶贫的先河。用诗歌文化讴歌时代英雄,书写脱贫战士,已经成为这几年以来诗人协会将文化扶贫植入百姓内心深处的主要表现方式。
贵州省诗人协会以上述自己组织策划实施或直接参与的以诗歌文化助力贵州脱贫攻坚的活动还有许许多多。而这种直接行动,直接引领,如今让无数文化人看到了发展的潜力,物质精神付出的开心,更加坚定诗歌的扶贫路,同样可以让无数人得以真正幸福。
在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郭思思的带领下,贵州优秀诗人走到田间地头、村村寨寨,用自己诗人的笔触,抒写贵州之美,凝聚贵州的扶贫力量。作为民进会员的郭思思,执着于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在贵州省民政厅“百家社会组织帮百村”的号召下,郭思思第一时间投身到大扶贫一线,他成立的贵州省诗人协会大扶贫志愿帮扶队,五年来,帮扶队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150多人,开展了结对助学、图书捐赠、文化下乡、科普讲座、情系留守儿童、诗写脱贫攻坚等数百场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其诗人协会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郭思思个人被评为“贵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民进贵州省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及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诗写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民进会员的郭思思,在生活中常常以马叙伦、郑振铎、雷洁琼、叶圣陶、冰心、赵朴初等民进领导人为学习的榜样。郭思思与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刘大泯等共同主编的八大党派唯一的一部百年诗歌选集《中国新诗百年民进百名诗人诗选》在开明出版社出版后,得到了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的高度评价,朱永新还在他的今日头条主页,每天配上民进诗人的照片、作品和简介,进行点评、推送。
在郭思思的带领下,贵州省诗人协会获得无数赞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这样评价贵州省诗人协会:贵州诗人,贵在不忘家国之本,知什么是经,什么是纬,紧紧抓住了中国人来历之纲,去向之要……从高原出发,坚信中国新诗就会出现高峰。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这样评价贵州省诗人协会:中国新诗再出发,贵州诗写脱贫攻坚再出发,是中国特色的诗歌模式。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这样评价贵州省诗人协会:贵州“大诗歌” 助力“大扶贫”,不仅是时代的一种积极信念,也是贵州诗人站在国家发展的一种文化高度,这种眼光高瞻远瞩,情怀满满,是贵州诗人厚重的历史感和担当意识的体现。贵州作为扶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诗人们能够用“文化”参与“扶贫攻坚”,用“大诗歌”诗写贵州精神,讲好贵州故事,发出贵州好声音。贵州省委原副秘书长李裴这样评价贵州省诗人协会:作为“文军扶贫”的一员,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贵州诗人以诗为器,肩扛民族大义、脚踩坚实大地、手握生花妙笔,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生活的“大时代”,拥有宇宙的“大视野”,用心体会火热的脱贫攻坚实践,用诗的力量为脱贫攻坚鼓与呼,抒写“文军扶贫”事业的“新史诗”。贵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包御琨这样评价贵州省诗人协会:在全省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文军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扶智”与“扶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郭思思作为文军扶贫中的一个典范,为社科战线作出了榜样,我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像郭思思这样的人,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颜同林博士以《贵州新诗在“文军扶贫”中的新使命》为题在贵州省社科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贵州省诗人协会不断寻找新的创意,超前设计,走在决战脱贫攻坚诗人队伍的前列,成为贵州凝聚力最强、活动最丰富、成效最显著的社团。福建省三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诗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卢辉高级编辑也对贵州省诗人协会开展的诗写脱贫攻坚倍感兴趣,在网上进行了收集、研究、梳理成《贵州用“大诗歌”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后,在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贵州省诗人协会正是看到了“诗教”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的重要性,提出了符合新时代“文军扶贫”的新思路。应该说,文化扶贫在贵州决战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它为扶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文化外延的发展和文化产品、产业的打造。民进贵州省委文化出版传媒委员会主任(支部主委)、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对郭思思会员的评价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在做一件有温度的事;热心、真心、用心是民进会员郭思思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带领的贵州省诗人协会积极响应民进中央和民进贵州省委的号召,主动参与、积极谋划,对口帮扶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文化建设工作,成效突出,令人敬佩!
对于诗歌,郭思思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于诗歌扶贫,郭思思是一个有担当的人。郭思思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予足够的阳光养分,是当下诗人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他专门创作了一本留守儿童诗集,受到中国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理论奖获奖者谭旭东的高评。谭旭东在序中评价他的《爸爸的肩膀》这首童诗时说:”郭思思这一首,比得上一本报告文学的份量,它的情感的份量一点也不比几万字的故事小,而且语言的冲击力也很强。”
郭思思作为一个诗人,他始终不忘初心,谦虚谨慎,以一种文化的高度,影响着不同阶层的人们钟爱贵州,向往贵州,抒写贵州。用诗歌的火种,点燃起了人们心灵的那片“乡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担当,助力“大扶贫”,盛开出艳丽的花朵,迸发出诱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