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林旧渊中那些熟悉的名字爬上心头—— 读李半知先生诗集《四壁乡愁》
李半知先生本名李小龙,是我阳明心学的老师。
他落落大方,直爽率性,诙谐的谈吐加上一直从事的阳明文化研究,久了形成的传统装束和微信语言风格,总让人出人意料,给人以新鲜感和亲切味。外加上他笔名“半知”,让我一直不敢在他面前多言,想想天下之事何其多,他能“半知”,那可了得。
因公事与研学缠身,他的新书《四壁乡愁》发布我未能前去,错失学习良机,但答应作一学习心得,于是,必认真待之。
读《四壁乡愁》,重新触摸那一物一景,一人一情,于今天久居城市,有暌违的清澈河流和苍翠深山在眼前浮现,在呼吸里顺畅,在心底温暖。读此诗,即听熟悉的名字,即见诗意的生活,即行平静的生命。
熟悉的名字
在《四壁乡愁》,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名字和村中的景象,如:母亲的甜酒、父亲的石磨、成熟的柑橘、看家的黄狗、牛羊的圈舍、青绿的苔癣,在竹笺上的四季豆和黄瓜,在晒谷场上的苞谷和谷子,在农贸市场里的人来人往,还弥漫着一次赶场的气息……
熟悉的名字,唤醒着那故乡一草一木的春天,那“天无三日晴”的雨,淋在了那一道道田野上,淋在了那一页页纸上,淋在了那一首首诗歌上。熟悉的名字,这种熟悉感,让我们在另一座城市、另一个地方,能够感觉到故乡的雨,它一直下在我们的童年,下在我们的记忆,下在我们一直在奔跑的生命中。那些表达技艺上的陌生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方略上,已经轻车熟路,或急或缓,或远或近,或密或疏,他们都熟悉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对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和酸甜苦辣,我们都已太熟悉。在城市与农村日益拉开距离的同时,乡村其景其情其风,已在“工业之外”自成一绝,故乡在渐渐地走向了一处秘密之境。这秘密之境,让我们识得的文字有了根,让我们马不停蹄的生活有了魂。
在创作艺术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新时代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就需要大力推进文化振兴,以新文化建设新农村,特别是需要建设好文化生态!文艺创作作为乡村文化生态林的重要阵地,需要进一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乡风、新乡贤、新乡村建设需要,有针对性、甄别性、真效性地宣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文艺创作者,在乡村振兴中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在“源头活水”处涤清创作初心,自觉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把文艺精品、文学珍品、文化尚品奉献给时代和人民。
在那些熟悉的地域标签中,要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作活力,使村寨原有的风貌以及自然的田园风光在更多的优秀作品中涌现。在全力打造的乡村振兴文化生态布局中,把诗歌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镶嵌在时光的桂冠上,浸润在乡愁的水波里,温暖在每一个被打印机反复校正的字中。把城市居民或城中久居的人们带入一个交通便捷、饮水安全、生活舒畅的新乡村中,在体验的生活里重新认识晴耕雨读、月明星稀的日子。
诗意的生活
最近有朋友问我:“怎么看诗人中的诗和人”?我认为,人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比诗更重要的存在,当我们的生活追求、工作追寻、精神追溯趋向于诗性,趋意于诗歌,也就便趋悦于自己。
在李半知先生的《四壁乡愁》,我们看见的是文字在纸上简单快乐的生活,我们看见的是作者诗意的生活。
在《四壁乡愁》中,也许作者的诗歌文本还有诸多欠缺的地方,比如在遣词用句上还需要提炼、凝练、精炼;在表达技巧、表达艺术上,还需要进一步升华、多元,不断让现场感与陌生化写作呈现在诗歌中;在先锋意识上,《四壁乡愁》的选题和写作手法还不具备先锋体验,可以说,这是一首首非常平淡的诗歌。但于平淡中,窥见诗意生活。耐人寻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五味杂陈的生活琐事,需要怎样的生活经历或人生阅历才能打磨一首别致的诗歌或一种诗意表达方式呢?我想,就是诗意的栖居、诗歌的生活、诗性的人生,就如《四壁乡愁》这组诗歌的这种平淡,让我们看见了作者,他的乡愁,他的灵魂故乡,他的诗意生活。在这一组诗歌里,看似平淡,看似无奇的一些乡村景象,生活景象,一些我们从农村大山生活出来的人,都能够回忆得起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文本表达上,并没有新奇之处。但是,它能够让一个离开家乡的人,有久违的温暖,久违的清醒,久违的眼泪。这组诗歌,它所表达出的这种诗意生活,就正是我们当前,特别是诗歌现场,所需要关注的一些事物。这首诗歌,没有故弄玄虚,他直截了当地把文字的诗性和诗意呈现出来,呈现给了读者,呈现给了作者他自己。
关于诗意生活,德国著名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曾在一首名为《在可爱的蓝色中闪烁着……》的诗中写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认为,“诗意地栖居”是一个自我人性显现、自我人性敞开、自我人性领悟、自我实现的生命体验过程。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我们在诗意的栖居生活中,让生命里的一些“小悲欢”得以自我消化,在诗化的生活价值取向中,逐渐形成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审美。
在《四壁乡愁》里,一首诗就是一扇墙,一扇墙就是一处乡愁,在一页页纸笺上,他们是属于作者的诗歌生活,也同样属于我们读者,是我们的诗意生活,看见文字排版在纸上,看见那故乡素描在我们的纸上,看见我们的城市倒影在这一页纸上,诗歌生活,足矣。
平静的生命
每一个参加了工作的人,对于功名、对于价值、对于理想,都有过深刻的思考,那在《四壁乡愁》这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一个人平静的生命,十分质朴、十分简单,同时十分快乐,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慰藉心灵的诗。那早已经烂熟于耳,烂熟于胸的乡愁,久远的记忆,又如何能够让我们对于功名、对于价值、对于理想的追求的思考趋近于快乐?趋近于真性情?我想就是这一枚枚汉字,在书本上的呈现,这一种种思绪在纸上的呈现,这一种种生活、工作、学习与诗意取向和价值理想追求的矛盾,在富有张力的文字上,平静的舒展开来,他们成就作者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读者。
一种平静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滚摸爬打在他乡的人来说,太珍贵了。一种平静的生命,我们需要宽和去宽容那些矛盾和那些未成名的理想,甚至说那些未成名的文字。在这一组诗歌里,我们读到作者对于生活的一些记录。比如《石磨》,写作者的父亲一生与磨打交道:父亲的命运/与石磨交错/打磨,修磨,推磨/石磨把父亲养活/石磨转一圈/父亲老一岁/石磨修一回/父亲瘦一圈/石磨将豆粒吞进肚里/流出豆浆/父亲将苦痛吞进肚里/挥洒汗水。比如《生活的味道》,写生活中的无奈:街上的卷闸门陆续拉下/哗的一声/行道树上,飞起一群投宿的麻雀//抓一把夜色/把满头白发涂抹/哼几句70年代流行的歌/皱纹,被轻狂撕破/在身后脱落。比如《活着》,写作者“插科打诨”的生活观:母亲用青菜煮豆腐,养生/一青二白/我把篮子中的菜全部吃下,养命/一肥二白。
这些诗歌,简单、质朴、纯真,他们浸润着诗歌的文字和生命的诗性,让平静的生命得以端详,得以让我们的认识,深刻、简约。
平静的生命在作者的生活观和文字观中,保持着一种积极入世同时又清醒的认识,怀念着故土梦牵萦绕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同时又在现实的生活中继续循环往复的日子。不厌世的眼光中透露着宽和,与他人和谈、与教科书里的圣贤经和谈,与自己和谈,在生活中体谅那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守护一方生活的净土。心中有情怀,生活处处有爱,把生命的缓流、激流沉淀在心间,沉淀在诗歌的价值取向里,种植那一枚枚汉字诗意的春天,乡愁在田野,也在字里行间。在缓缓流淌的生命之河,我们的诗在平静中安身立命,静静地描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安静地“合为时而著,合为事而作”,也便在时代里画了像、立了传、明了德,做了文字虔诚的信仰者和干净灵魂的笃定者。
半知先生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我们在一起做学问与诗之交流中,他那种妙趣横生的交流与对故乡的眷恋,以及我们共同的“一到长假就驱车五百里”陪父母的情绪,让旧林故渊中那些蝉声与童年对话,那样的美,那样真实。
如他这册用心抒写的《四壁乡愁》。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协理事,《贵州诗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