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诗歌的审美特征与透视
孙思
2018年10月4日正午,五台山佛光寺,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我刚从大殿出来,就看到立在门口香炉旁的张烨,正午的阳光照下来,她的眼睛里一片明净,盛满了蓝天,洁白无瑕的脸在阳光下发着蓝盈盈的圣洁的光。这个时候,周围挤满了人,她脸上的光芒向四周水一样流淌着,而她自己浑然不觉,就那么温柔的静静的立在人群里。我被这奇异的一幕惊住了,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大约十几秒后,才回过神来。那天的同一时刻,发现这一奇异现象的,还有一位女诗人。
相由心生,真因为张烨一直以来以她的纯粹和洁净,行走在人间,行走在诗坛,以她的真诚善良对待每一个人,如此的日积月累,从一而终的修行,才会在她身上出现如上一幕。张烨是上海及全国诗坛的大姐大,她的诗早在八十年代就在国内国外极具影响力。她的诗,因其纯净和心灵的投注,有着强烈的精神烙印。它们会在某种规约之下冲击极限,让我们持续的注视,在身体各个部位积聚能量,围绕着它们,感觉着它们,然后情不由衷的上前,一步又一步。她的诗,是灵魂与情感的呼吸,是生命的体验和提炼,是海潮退去后,积淀在沙滩上的晶盐。即便几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有把我们清洗一遍,把这个世界清洗一遍的能量。
纵观当今诗坛,浮皮潦草、流气、匪气、口水、惯用女性器官入诗的,五花八门。已经很少有诗能让我们从中找到圣洁、虔诚、纯粹、雅致、庄重的词语体验。而就在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高度清醒地去甄别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可以进入诗歌视野的现实时,张烨已经比我们早几十年用她的笔,努力地写着这个不断伸缩的世界,她情感和心境的每一次缠绕和奔突,所具有的那种情绪的力量,都会使我们深受其感染。她笔下每一个变换着的词汇,都透着一种写意,浸泡着新鲜的含义,如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清灵而高贵,使我们在她水帘一般透明而又难以穿透的语言背后,感觉生命的澄澈和清凉。
下面让我们走进张烨,走进她的诗,揭开她的诗为什么在数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随翻随新,经久不衰,它们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
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的理论中提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里所谓的长度就是指情节,他认为在悲剧的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悲剧的灵魂。而西方美学史上,也常常会把悲剧当作成一首最动人的诗,或最具震撼力的诗。而一首诗也同样可以被看成一部回肠荡气的悲情剧。
张烨很多诗,在几十年后读来,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惊心动魄的审美享受,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类诗充满了悲剧式情节。
“往日你总是失眠的/今天头一回安睡在馨香的恬静/我默默坐在花丛中凝视你的面容/一点也不敢惊动你/阳光在我耳畔絮絮细语/宛如回忆之声亲切又温存/你不知道,此刻,我多想/与你散散步,谈谈心,多想/多想听到你向我求婚/而风儿将嬉笑着把花瓣抛洒/就像为我俩举行隆重的婚礼/烫热的情感止不住/止不住润湿你的额头、嘴唇、手指/我担心/我如此痛苦/会使你从梦中哭醒/你安详地睡着,我隐隐听见/黑夜月白色的足音远远地来了/你启程的时刻就要来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我在你身边悄悄睡一会儿吧/既然我俩命定不能同枕共眠——《悼歌·之二》”
这是一首自生命生发出的诗。诗人的内心像一块磨刀石,贴着的是死亡这个冰冷的刀锋。因为死亡,“我”的爱情无家可归,所有的日子成了断崖,过不去了。但即便如此,诗人仍把爱写出了神性。因为爱之深情之切,诗人开始胆怯,开始害怕,她的笔不知是往左,还是往右,她知道往左是一恸,往右也是一恸。诗人想象中的白昼和黑夜,同时显现,彼此共存,而它们存在的形态及其内质却在极致的尽头,因无法交叉而消散。尽管如此,诗人仍让“我”沉浸其中,温暖自己,虐待自己。
诗一开始,就呼应了那个深睡的人。于是,在“我”阳光和花瓣一样美好的想象、回忆和幻觉中,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由现在带向了过往,而这些过往的美好,更赋予和加重了当下的悲剧感,因为这些幻觉的生命力正在与现实无关,是在现实生活之外营造的另一个虚妄的现实生活,它们直接且更加残酷地指向了现实中“我”的苦痛。其中每一个字,都如针、如钉、如刃,它们最锋利的一面不仅朝向了诗人,也朝向了读者。诗的最后诗人没有展开这种彻痛,而使它或多或少的晕开,成为描绘的底色,使之到达悲哀之后的宁静。这宁静太静了,静成了一种长度,永远没有尽头的长。也静成了一种深度,似乎一闭眼,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更静成了一种厚度,如紧绷的鼓,太薄太脆,似乎轻轻一敲,就穿。
诗人被挤在尘土与命运之间,如此不堪一击,她的悲叹、她的无奈、她的椎心泣血般的爱,以及死亡带给她生命能量的延伸、补充、转移与拓展,是这样的可悲可涕。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一生,是用火柴搭出来的,支支棱棱,似乎只要用力一擦,即可成为灰烬。但即便如此,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某种不可言明的力量,在帮助她穿过苦难,穿过死亡。我们能看到诗人站在时光深处,很多年过了,很多年似乎只发生了一件事,他来了,他又远去了。或许这就是她一生里唯一能留住最终却又无法留住的故事。所以这些年,当诗人在风声中行走,她心里的那盏灯和影子还留在昨夜,它们还在她当年坐过的地方亮着。
再看下一首:
“我相信死神像慈母那样/微笑着把你接走了/她看见这个世界一直在虐待你/你的血液里有荆棘丛生/身世被夜色抹得墨黑/不,我相信她不会插入我俩中间/如果她知道我能给你幸福/如果她知道我每夜都在渴盼/你像深情的月光来敲叩我的心扉/(也许你颤栗的指尖曾多此抚摸过门铃/也许你明白我已久待这一声铃响/可你黯然垂下手臂,走进夜色/凄恻的月亮吻着你的眼角像一颗泪珠)/死神怎么可能接走你呢/怎忍心看到我红肿的双眼呢/她明晓得另一个世界冰凉又寂寞/她会心酸的如果她发现/今晚上我将整夜敞开家门/痴待着你的身影突然出现/但你既然选定要走这条路/我的爱就再无法将你唤回——《悼歌·之一》”
苦乐都是存在的生命意识,即使是绝望,也仍是生命的一个属性。触摸诗人字里行间埋藏的冷凝郁结又喷薄而出的熔岩般的诗情,对生命存在状态的哀婉,长歌当哭的忧伤,海浪一样巨大的凄楚,以及这样把感情全部放进去的自我燃烧,由此对读者产生的带入感和卷入感,不亚于一场风暴的侵袭。
这首诗,诗人不从生活出发,而从情感出发。诗人知道死亡是命运干预的结果,但诗人并不屈服,诗人在抗争、在苦苦挣扎,即便“你”已被死神带走,“我”仍然想把你拉回头。于是诗人在生与死的循环里,通过死神、虐待、血液、荆棘丛生、夜色、墨黑、插入、渴盼、深情、月光、敲叩、心扉、颤栗、指尖、抚摸、门铃、久待、铃响、黯然、垂下、手臂、夜色、凄恻、眼角、泪珠、死神、接走、红肿、双眼、冰凉、寂寞、心酸、整夜、敞开、家门、痴待、身影、路、爱、唤回,这些一个又一个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交替使用,还有量词的量化,在死亡这一命题的更深层次里,痴迷、纠结、徘徊。是的,也许死亡并不是终点,因为那个死去的人,他仍享有“我”对他所有刻骨的情感,这份情感甚至比他活着时,更甚。于是“我”在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想象里,被一根又一根“稻草”施加着苦痛,这样的苦痛割裂了“我”,使我对当下的生存,已经失去了所有活下去的依附。诗人笔下所有的叙述和描绘都成了“我”的眼泪与挣扎,它们瑟瑟发抖于死亡这个词,直到它变成绝望,穿过颤栗与冰冷,让一种渴盼,变成一种由灵魂颤抖的碎片组成的完整。这个完整到达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而成为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诗人由想象缠绕的未知世界,逆风而来。
这种独立于世外的悲凉,却又断不了与世间联系的苍茫,读之让人心神俱碎。一个人在经历巨大的悲痛后一定要走出吗?她也可以选择不,诗人选择了后者。似乎唯有此,才能最终完成一种灵魂的跳跃;唯有此,诗人的生命才算完整。
所谓苦难的张力,悲剧的诞生,其必要的逻辑是,一个人必须直面苦难(这里是直面死亡),才能与苦难搏斗。诗人一直存在这种力量,是这力量一直在帮助她胜过苦难和死亡。因为“我”与死者“你”的正反纠缠,是物理纠缠也是精神纠缠,诗人因此在诗中反反复复,自相矛盾的生发出许多情节。而诗人自怨自艾纠结着的疼,欲罢不能的苦痛,也牵引着我们时时进入,使我们不忍淬读。而这恰恰是悲剧最卓越的一面。
黑格尔认为:“悲剧中死者都有罪”。所爱的人走了,诗人不可能将自己置于超然的位置,只好以一种更通透或者说更本源性的视角看待这个突然到来的苦难:“我相信死神像慈母那样/微笑着把你接走了/她看见这个世界一直在虐待你/你的血液里有荆棘丛生/身世被夜色抹得墨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亡对于死者未尝不是一件解脱和幸福的事,但对活着的诗人,这个也许是完全偶然的命运,仍不失其为悲剧。
不知今天,诗人一直放在这个人身上的心,会感到冷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是不是依然会有许多次,立在城市的风口,张望着,想着,他会从哪个风口回来?
《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心雕龙》也说:“为情而造文”,“情动而辞发”,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上无不说明,情感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张烨的诗为什么在今天读来,依然让我们唏嘘不已,情不能禁。就是因为她始终把情与真,放在诗歌创作的首位。因为情感对于诗来说,有时比形象更重要,它是诗歌生命力的源泉和所在。我们的情感越强烈,读者受之感染的效果也会越强烈。反之“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淡黄的长发披散着/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珍珠般的脸盘/为着小小的愿望/你低垂着稚嫩的脖颈/默默地跪在阳光下/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
这首诗里的女孩,可以是一个主体,也可以视为一个世界,一个被审视的对象,尤其是当我们进而联想到苦难,联想到大地上一场大雪后的那种寂静与清寒。
“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一个看上去不经意的比喻,恰到好处的明暗线处理,就让小女孩身上有了光的颤动。仿佛一只小鸟停在树梢,抚触羽翼下被风割过的细碎伤痕,又像一支小曲在末梢处露了怯,惊乍乍地停住。而接下来的描写“珍珠般的脸盘,低垂着稚嫩的脖颈/默默地跪在阳光下”,宛如剪影,又如印在幕布上的油画,其细节和画面感,成为静态中的立体,显示出了雕塑所特有的逼真和张力。诗人对小女孩的刻画是清冷的,带着凉意的,如雪花融化后浅浅的湿痕。而这个小女孩的形象,却雕刻了我们内心最隐秘的慈悲和仁慈, 让我们带着温柔的触碰,怀着满心的怜惜,从我们的感觉最细微处最柔软处出发,向着这个小女孩,靠近,再靠近。
诗人最后的叩问:“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既源自于诗人内心的“震耳欲聋”,又是为了唤醒人们内心“沉默的光芒”免于凋落。诗人救不了女孩,诗人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阳光上,诗人认为阳光是救世主。诗人却不知道,阳光能拯救万物,却拯救不了一个苦难的女孩。于是诗人无语凝噎,让阳光跪在女孩脚下,为自己赎罪;亦如树,为叶子的赎罪。这种冷静的转场和过渡,因痛而生的祈祷,是诗人内心清醒也是澄澈的担当,是对现实和人性的双重清洗。
而小女孩的背后,则承载着时代发展的隐痛,她是我们这个社会前行的道路上,宏大叙述下的一个褶皱,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隐痛。诗歌的意义就在这里,一首优秀的诗作,除了呈现个体的命运与困境,相对于大时代的跌宕,小人物的命运可能更具有张力与书写的价值。为此,诗人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切口,让我们对现实与历史重新有了新的评估与思考。而因为诗人深切的同情、悲悯和怜惜,使冰冷也是宁静的女孩身上那种神性之美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她有了存在的光芒和终极性的美,让她最终走向了她的灵魂存在之所。而诗人灵魂的跌宕,历经沧桑之后的天真,于一片繁复中的直见心性,是这样的令人动容。
雕塑既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去叙述一个复杂的故事,也很难象戏剧那样去表现一种时间性的戏剧冲突,甚至也很难象绘画那样去再现一个比较复杂的场面,特别是一个物,由于其静态的局限性,更难表达其动态感和鲜活感。但张烨却凭其一首诗做到了:
请看:
“仿佛是情绪悒郁的大海/在回忆/ 一叶橙色的帆, 一轮/漾着初恋微笑的日出//但更是/冷暗的逆境里, 燃起的一片/明亮而饱满的思想——《桔子》”
一个诗人是不是天才,主要看她有无超出常人的想象:“仿佛是情绪悒郁的大海/在回忆/ 一叶橙色的帆, 一轮/漾着初恋微笑的日出”,一个果实,一个微小的分子,在诗人的想象里,因为其精神活动的加入,被聚焦、放大,显出奇特细节,使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让桔子在时光中流动,有了存在的神秘感。接着诗人再给它升华“更是/冷暗的逆境里, 燃起的一片/明亮而饱满的思想”。出其不意的凌空安置,让桔子充满精神凝聚力,有了一颗血肉之心,从而牵引我们走向桔子精神生活的图景中。
因诗人观察和想象的发现,这只桔子的精神活动有了可感知的属性,这属性同样在我们身上发生了影响,形成了某种力量,从而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一种生命和情绪。诗人告诉我们,桔子的存在不是象征了什么?而是桔子存在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于是这首诗就这样实现了从诗人意识到读者感受的转化。这是诗人天赋的超拔,诗歌直觉的特异。还有《 那 就 是 我》《 有个男子汉坐牢了》《一个简朴的小酒吧》《 1969 上 海 肖 像》等诗,都有这样的审美特点。
雕塑是再现艺术,一个普普通通的桔子,因为诗人的创造与想象,似乎不用晕染,就清清落落出来了,既饱满、鲜活,又清雅绝妙。原本这个桔子是立在诗里的,立在纸张上的,因为诗人给它灌注了生命力,再把它以雕塑的形式推到我们近前。让我们相信,即便有一天这个桔子枯了,水分干了,它依然在诗里饱满着,充满着丰富的质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不朽,远比一座雕塑更久远。
“初春/梧桐枝头跳跃着嫩绿的希望/汽车在清新的柏油路上奔驰/一个声音在车后追赶/呼唤着我的名字//车过甜爱路没有停下//我抓牢摇晃的把手一声也不响/仿佛来时并不明了,我为何/梳理得如此整洁优雅/为何在衬衣的领口,悄悄地/别着一朵清馨的春兰,为什么/一路上胸口悸动脸颊发烫//可这一切/微笑在路边的梧桐/旧时相识的飞鸟都知道//车过甜爱路/没有停下,我一声也不响/心中的天空正在下雨——《车过甜爱路》”
这首诗以名词初春为牵引,第一节用梧桐枝头、柏油路、声音、名字、甜爱路,等名词,以及形容词嫩绿、清新,动词跳跃、奔驰、追赶、呼唤,为读者带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色彩明亮的画面。而第二节的抓牢、摇晃、不明、为何、梳理、悄悄、悸动、发烫,一连串动词的连用,把细节刻画得细腻而又生动。好的细节永远是最好的品质,因为它虽然指向明晰,隐含之意所扩展的容量,却意犹未尽。接下来,诗人说路边的梧桐、旧时相识的飞鸟都能解她此刻的心情。把曾经的过去总总,巧妙的,同样以半明半暗的方式,传递给读者。最后,以“心中的天空正在下雨”这个意象,达到唯晴欲雨,要哭无泪,左掩又映,出没有无的境界。
诗人在一个相对开阔的艺术空间中充分施展着自己的描述与想象,通过一系列动作和细节的描绘,纯粹而热烈,含蓄而优雅,反映了“我”精神生活的一个样板,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悬念,确定了一个玄机。一种朦胧的若隐若现的故事和气韵,被掩映在文字背后,欲说还休地传递给了读者。诗人在勘探透视人性世界的同时,尽可能地传达出某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命运。
全诗几乎没用一句实语,全靠虚写和意象以及外物描写来抒发诗人情绪的起伏状态。诗人采用掩映手法,映时点笔如雨,清浅适中;掩时隐约依稀,若有若无。它们皆因诗人自身的丰饶,不用招展,徐风自来。让诗中一种质素逸出,另一种质素冉冉生成。
再请看下一首:
“火车的呼啸传到你这里已成为微风/微风轻轻走过不触动周围什么/但花草已经认出,涌出颤栗、低唤/今夜,我也是一阵微风——《夜过一座城市》”
这首淡雅、清透的小诗,把一种美好的情绪和爱的向往,通过想象和联想,跌宕着摇曳着穿过明暗深浅和远近,如一条小河般,向我们淙淙的流过来。又仿佛是一棵树,斜阳落在上面,参差交错的枝丫把光线载住,又把它们反射出来,散布在树干上、地上、四维空间,并在我们周围产生无穷无尽的影像。这其中的一枝一叶的形态,都能勾住读者的视线,让读者读了又读,目光与心同时在里面驻足,久久不愿移开。
有凝视,才会有涌动,有涌动才会有波浪和颤栗,才会有诗,有对位与反射,然后让影像和画面以其自身内部动力说出它自己的话。火车、微风、花草的颤栗、低唤,由远而近,由隐而显,它们皆因我内在的热质而赋予了情感。这情感是那样的甜蜜,如一首甜美的小乐曲,在深夜里静静地也是无声地流淌。火车经过,诗人说不会触动周围什么,只是触动了花草。而花草不过是指代,花草的颤栗和低唤,难道不是“我”的颤栗和低唤。诗人说自己是微风,真的是微风?如果是微风,这微风也是抽不尽的情丝,如果是微风,诗人心底的那条爱河,也早已荡漾开了。
诗人的这类诗还有很多,如《往事》《66年》《春天有一种神秘的声音》《火车奔驰》等,这种寄附于景,景中寓情,情寄于景的表现方法,是韵外之致,是模糊美学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张烨的诗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读来依然处于不断震颤的原因,而这样的震颤,就来自于她采用变动不居的,永恒的又是普遍运动的明暗互渗的美学规律所致,因为此,她的诗才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
知白守黑的白,不是指颜色,而是一种空间,一种想象,一种力量,一种由舍弃达到的突破。没有天才的基因,没有人生的痛苦,没有守望的毅力,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由舍弃达到的突破。所以这白,是裹住太阳的白,收住黑暗的白,进入梦境的白。只有这样的白才能推动着我们,给我们轻盈,让我们在想象里欲欲起飞,并瞬间破冰。而黑,是诗人的浓墨处,是诗人文字塑成的一个个意象和情节,这些意象和情节没有形状,没有定势,静若深潭,动如涟漪,它们是古典的花,开放在时光深处,暗香浮动,不随光阴的打磨而凋谢。以梅花逊雪三分白,雪输梅花一段香,之洁净,之清冽,在我们的心里行走和投映。
以笔墨为支撑,是诗人的境界。诗人携带着肉身的体感和温度,由痛苦进入诗,诗也就成了诗人有血有肉的朋友,诗人身上的感官,也成了诗的感官。
“灵魂薄如桑叶/任巨大的恐怖蚕食/尘世之门已经关上/记起生前的最后时刻/凝立水边,看见荷花的微笑/感到水要收回我,无力抗拒/死亡是一种执著的诱惑/而此刻,三千鬼魂晕倒在自己的哭声之中/死亡不是解脱/死亡很深很远/我曾将死亡看得过于简单/就像我始终不能领悟任何一道门/关是绝望,开/也是绝望——长诗《 鬼男》之九九归原)”
这首诗在进和退的盘桓里,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幽微与复杂,以及一种无法卸除的爱的宿命 。面对这样的宿命,这样的死亡,“我”无可躲避,弃无可弃。于是“我”在死亡之外无力抗拒的想象,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像一个悬空的人,使生命呈现出它特有的超出我们认知的重量。如果死亡是一条河流,“我”就是岸上挣扎的鱼,看着河流,却跳不进去。于是诗里的每一个字都携带着一股凉气行走于纸上,亦如行走在荧光灯里。而荧光灯的颜色,如同一片雪景,让此时的“我”如同雪人,却又不能靠近火,尽管觉得冷。
灵魂、桑叶、恐怖、尘世之门、生前、水边、荷花、死亡、鬼魂、简单,这些带着风刀双剑的冷刻书写,如果是诗人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可视语言,也是着墨点,那么薄如、蚕食、关、记起、开、凝立、微笑、收回、抗拒、诱惑、晕倒、解脱、领悟、绝望,则为诗人的布白。它们通过虚词的托用,通过诗人描述的提按、逆入、收紧,使得所有场景和描述皆因虚处而生,其中十分之三在云烟断锁,十分之七在诗人内心的情感深处。而死亡一词的出现,与“我”是一条永远不会含苞的泊油路,它在黑暗中永无止境的延伸,使“我”的绝望、凄婉以及怨艾,如没有尽头的北极,瞬间抵达锋梢。
深爱的人离去,诗人不可能将自己置于超然的位置,也不可能以一种更通透或者说更本源性的视角看待苦痛。诗中一些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诗人在提起时用“看见荷花的微笑”这个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来表现,既暗含着一种素常,更有壁立千仞的孤绝。而结尾,诗人不再展开这种彻痛,而是让它成为叙述的底色,这底色是悲哀之后的宁静,也是死亡在汉语中生出的新的枝条。这是诗人最后放弃挣扎,用语言造就的另一种意境,它让文字的抵达在我们想象不能及的地方,无限弥漫。
于是“我”与“鬼男” 的生死爱情,在死亡与“我”灵魂的纠缠中,在字与字间,行与行间,在生,在长,在变,又因为牵丝,因为顾盼,因为难舍,它们棱侧起伏,相钩连不断,而使诗最终达到“藏境”亦是国画的最佳效果。
如果上一首在笔墨中称为浓墨,下一首则为淡墨:
“你从草堆坐起,抚平乱发/默默靠在我肩头,如水靠着石头/你说,“你不觉得这是伤害我吗?/你对别人的爱情是我痛苦的开始/你对别人的爱情是我痛苦的结束/你忠于的不过是一个腐朽的记忆/死人对于活人/一个永远不会带给你快乐的记忆/我想寻找的是爱情,不是友谊/你走吧……”/你忽地站起,默然伫立/我听见隐藏在你体内的轰鸣渐渐远逝/一列掠面而过的火车/冰凉的铁轨冷却摩擦的余热//犹如一封寄出的信/再也没有见到。但,小夏,你像一支死亡的/火炬在某种特定时刻亮起——《小夏》”
诗开头四句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柔美的画面,本以为接下去会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不曾想,诗人笔锋一转,在人们日常思维中劈开一道豁口,让看似已铁板钉钉的事情,以否定前提的方式来否定前面的定论,以一正一反的方式,以小夏和“我”黑白双线的展开,内蕴出另一个视角,抵达不确定性终点。或许小夏永远不会明白,那个人,在“我”最敏感的缝隙处,已于时光长成一体,已不仅仅是爱情,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堂,而这个人就是“我”的上帝,“我”的教堂。
尽管小夏的出现,是对“我”生命苦难的一种救赎,但“我”仍在自己和小夏之间筑起了坚实屏障。而读者却因“你”的质问,对“我”的关切在升起,把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痛感,于此时,递交给了诗人。
但小夏还是如同一道彩虹,照亮了“我”暗淡的生活。情感是万有引力,她不能不吸引“我”和小夏的相互辨认和应和。只是诗人不明说,把更多的留白给了读者,使文字背后的空间有着更大的延展和力度,使诗在结束之时,情感的引力有了出乎意外的呈现。让“我”和小夏,在读者想象中相互玉成,并摇身为对方的镜子。
其中意象的生成,诗的繁简、刚柔、浓淡,以及深入与营造,根据诗人内心情感的递进铺排,这其中有宾主、虚实 、疏密、开合、藏露。诗人明白自身本性的清白,一直坚守自身的愚钝,最终回归于内心的浑朴,保持了内心的坚贞。而读者的心境也在此时不知不觉随着诗人惯性想象的物质,一路滑行,到达一个陌生的又似曾相识的境地。类似于这种审美特点的诗还有很多,如《高原上的向日葵》《无 题》《逍 遥?》《一 句 话 》《街景》《玻璃人》等。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八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所谓的知白守黑,虽然是从道的哲学整体出发的,但却同时突出地显示了老子关于色彩方面的美学观点。因为篇幅关系,这里不再展开。
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山水画如此,诗歌亦然。白,在于张烨,是她唯一独具匠心奉献给读者的想象驰骋;白,也是张烨一种抱朴有素的内涵。而黑,是张烨想象的聚焦点、着墨点和着重点。以上二者的互渗,成为张烨诗歌美学的极致。
诗歌文字一方面是诗人经验的结果,一方面又是使读者产生经验的原因。因此我们读诗时应该从表面的文字向心灵经验发掘,牢牢抓住诗歌的整体,注意心与耳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同样的情境中并引出与诗人同样的反应。张烨的诗,审美特征很多,我只列举了以上四点加以透视。而在她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经典和优秀之作不计其数,限于篇幅,我无法一一举例说明。至于如何对诗人一生的作品作更细致的美学评判,我想那应留给后来者去研究和探索吧。
在当下,特别是面对繁杂,面对现代人心灵的凋敝,我们往往只知疲于奔命,哪知向死而生,即便我们内心不停的挣扎,却还是难以挣脱我们自己构筑的心灵枷锁,于是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求赎之路。而一名杰出的诗人,必须要有拷问灵魂的勇气,因为诗意味着要不断向灵魂深处掘进,张烨便是如此。她16岁写诗,在诗坛行走了50多年,她对诗的信仰和虔诚的膜拜已成为她生命或者生活的仪式,成为经典作品才能够具备和独具的品德。为此,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当下,张烨一直是我们无法越过的一座丰碑。
人在尘世走,有几个能不染一身污浊之气,或是随波逐流,一改初心。更有谁过了大半辈子,内心能够依然清澈如水,一丝尘埃不染?只有张烨。不仅是她的人,她的诗,她笔下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尘不染的教堂。为此,对张烨,我们永远心怀敬仰,不仅仅是诗,不仅仅是高洁的品性,更有她圣洁的内心和灵魂。特别在当下这样的氛围中,语境中,我们来读张烨的诗,实在是对我们灵魂的一种洗礼和净化。
孙思,名慕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诗人》副主编。著有诗集《剃度》《月上弦 月下弦》《掌上红烛》《聆听》《一个人的佛》五部,有诗收进《新诗鉴赏辞典》、《中国新诗精选300首》等各类诗歌选本,诗集《掌上红烛》、《聆听》分获2015和2017年度上海作协会员作品奖。2017《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诗人。有评论获《诗潮》2017年度诗歌评论奖,第七届冰心散文理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