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时光隧道踏歌而行
——杜晓辉历史散文赏析
任启发
历史的深处隐藏着现实的轨迹,而现实的一切不外是深深扎根在古老而又崭新的文化里,向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沃土汲取着生活的勇气与富有建设的思索。每个人立足于社会都是乡土的一份子,只是有人善忘,有人善记,武功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杜晓辉就是善于思索,勤于记录,重于耕耘的,生活在真实土地上对于独特的根植在记忆深处的历史有着不懈追认,因而收获颇为丰硕。
只是因为“旬邑这个名字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深深的扎进了我的内心深处,当我得知这里曾是我生母的娘家和出生地,曾是我生父干事创业的谋生地,便一直以来对位于武功端北的这方热土产生了崇拜和神往之情。不时在心里勾勒她的美貌容颜,然而,这块神奇的土地像是和我有生命的相约,如一段历史循着时光的隧道,踏歌而来。”
《我在旬邑歌唱》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家国情怀中展开的。循着杜晓辉设定的情节,对他所创作的、风味独特的、家乡武功系列历史散文进行一次赏析。将思绪进入到他的生活经历,他对于父母,对于父母生活的土地的无限的眷恋与热爱,在一次次的细心追寻中,收获一次次的不同常人的诗意的发现:“闲适、恬淡、纯美,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纯真、超脱、质朴与淡定。”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情此景,此情此境,此情此语,让没有到过马邑的人也能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初夏的五月,旬邑凉风习习,山野梁峁到处是鲜花烂漫,幽香袭人。天蓝得如牛奶洗过一般,丝丝白云悄无声息的挂在天边,自由飞翔的鸟儿盘旋在耸立于中心广场上的建于宋嘉祐四年的泰塔上空。”
通感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使得原本枯燥的、平凡的、几乎被人忽略的山野梁峁变得不可思议的具有了某种灵性,某种生机,某种不息的活力:“塬拥着山,山连着川,川套着沟,沟壑纵横,形若手掌似的由西南伸出,像五个指头直截了当地戳了出去,形成了如毛细血管一样繁琐的沟壑群,造就了长短有別的河流与高低不一的川道。”
逐水而居,对于选择定居生活的人类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不失为周人祖先孔武有力的明证,才有了《诗经•公刘篇》的系列记载:“百姓们生活在如同《诗经•豳风》中描写的六畜兴旺,美丽如画的田园诗画中,让人向往与羡慕。现在,我们只能按照象形字的成分放大、还原、猜测它的本意。”
周而秦,秦而汉,汉而隋唐,这些在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时代,也是被后人反复欣赏的王朝,如今在丰沃的关东平原上开出最灿烂的花,结出最硕大的果,供人望而兴叹,浮想联翩:“赵家洞悬崖峭壁上四层楼阁,三百余孔石窟方显了‘岭楼依壁下无地,云阁飞空上有天’的雄伟与恢弘。见证千年儒家文化的旬邑文庙以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险、峻、峭、幽的唐家沟,是杜晓辉的“生父生母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足迹与影子却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绪,丢不掉,放不下,总想鼓足勇气将故事弄个明白。”经过无数次寻找,向无数人的询问,翻阅无数资料的寻查,终于在内心深处感慨道:“我似乎明白了生父生前在此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谁,依靠谁的深刻内涵。”
历史总是向着远方走去,留给我们一个个模糊的背影,我们在找寻中,自然会有欣慰,也有遗憾,“我不尽为百年的沧桑风雨让唐家八十七院的宫殿式建筑,伦落到今天的五院百余间而叹息。思绪如一帘幽梦一般在追逐中趋于平静,在伤感中体会世事巨变的残酷与无奈。”
好在有啸音长叹、秀美如画的马栏:“我象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有一种回归安逸的快乐与惬意。遥望高天流云,耳听唢呐声声,一股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弥漫了我的整个身心,我的生命倦栖在泥土和荒草中,才真正体会到了马栏山的厚重与深邃,旬邑县的神秘与大美!”
《寻觅北莽山》写得飘忽骀荡,急徐有致,北莽塬大大小小的山包给人以没完没了的想象空间,北莽山是否在武功境内?好像是一个千古的传说与梦幻在杜晓辉的心中摇曳:“沟连着川,川托着岭,岭拱着山。近千里的地形上,或大或小的山峰,或聚或散的山包,或长或短的山梁,或深或浅的沟壑,都像是佐证着北莽山的存在。”
当疑惑来临,善于思索的,勤于专研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而对各种消息的来源进行一番探查。智慧民间,传说歌谣正是一个个至为难得的有益线索:“在我们村还有‘北山大,南山高,渭水滔滔有吼声’的歌谣。”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在杜晓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机,“沿着漆水河岸向北奔去。当行至游凤黄河村的漆水岸边时,一个参天大榆树档住了我的视线。下车来到树下,这是一个三人合围较也困难的千年古树,粗糙的身枝和带疤的形体像是给我诉说着它和漆水的心酸与渊源。我看了老榆树半天,便信步下了漆水河道,踩着石子向前慢行,突然,河堤下一块块土黄色的大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不是北莽山下沉时留下的山的遗迹呢?”
夜夜的苦思冥想,日日的寻访探查,突如其来的发现,我们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循着古代典型的文人解密的脚步,杜晓辉算是这份文学遗产的有力继承者,受益良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细致的观察,无尽的想象,一个隐藏在大地深处,沉睡在历史深处的北莽山,渐渐有了清晰丰满的轮廓:“远处,天地朦胧间东西两座山不高不低,但也不大不小留着一个壑口,壑口的形状像是巨龙的头在空中摇摇晃晃,整个身子试图要钻进西边山上最高处的那座大殿一般。……深深的漆水河床已经没有了流水,大小石头或睡、或卧、或立、或躺密密密麻麻的形成了不规则山城的框架与模型。漆水出山口两边的巨石青山高约近三百米,河床的石头全是被水击打、冲刷成一块一块,宽窄不一,高低不就,深浅不等的河道。”
换一个视角,站在龙眼寺悬崖处向下看,也许看的更为清晰,更为明澈:“刀削斧劈的峭壁上到处长着郁郁葱葱如碗口粗的松树和柏树,但也遮掩不住大水当年流淌时浸泡在石头上一道一道的痕迹。……向北可以沿着这羊肠小路往进走便能寻到拦截漆水源头的羊毛湾水库。看到这两边沿河矗立的山上,曾经被水浸泡的青石,风吹雨打,太阳暴哂,表皮干裂,纹口断开,我突然想到眼前这两座大山不正是当年因地壳运动变化,北莽山下沉遗留下来的最有力的凭证吗?”
是耶非耶?疑乎信乎?见仁见智,合理的答案蕴乎其中。杜晓辉通过自己的苦苦追寻,苦苦思索,从看似寻常的土地上勘察论断,拨开历史的尘封,追本溯源,读来令人畅然舒然。
民间自然不乏演绎故事的高手,把“盘龙寺生太子,龙眼寺摆介子,日照寺凉介子”的民谣,与每年的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日,盘龙寺、龙眼寺和日照寺的庙会,叙述的风趣动人,极富有生活气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神秘高深的皇家,也不外是生儿育女,也需要精心呵护,也用寻常的什物:“据说这个庙会的形成和流传,是武则天当年为了表彰道士谏言有功和华姐奋不顾身的精神与见义勇为的勇气,传懿旨在此立会纪念。”
从久远的历史回到真切的现实,回到今天日常的生活图景。对于生长在陕西的人“搅团”的独特意义非同一般,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食,简直是他们心头上对于家乡味道的一种贪念。每每听到他们说起搅团的那种神情,或是看到他们吃起搅团的那种怡情,仿佛一生的牵挂都在那每每的家乡的口味上。杜晓辉的《一锅搅团》向我们展示在二姨家吃搅团的情景。
打搅团第一道工序和面水,双手紧握勺把使出浑身力气,在朝一个方面不停地搅着搅团。搅团要得好,必须一百零八搅。做好了,“给碗里盛从炉子上烧好的西红柿汤,把熟煎的蒜泥,飘香的辣子和鲜美的蒜苗倒进汤里,又将锅里铲出来的搅团舀一勺跌入其中,再挟上嫩绿的荠荠菜。看着这色泽艳美,让人嘴馋的水围城。”
仿佛就是为了让我们很好地认识一个杜晓辉其人,出其不意,措不及防:“听着二姨和妻子的话语,吃着酸辣醇香的搅团,使我又想起了在那缺衣少吃的年代的一件往事。我因将借的一碗面倒在地上,二姨把我的耳朵狠劲的撕了一下,说我是‘吃得少,撒得多,捏个面人没耳朵。’”何等的诙谐幽默,何等的立体形象,又是何等的千款疼爱!
《往事如歌》无疑是一首绕梁三月的歌谣,每一个作家都会对印在纸上的白纸黑字有着难以抑制的亢奋,对于敬惜字纸的古训历久弥新。杜晓辉作为当今武功一方的文字柱石,自然对于一个即将诞生在自己手中的刊物寄予无尽的文人情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肚里像吃了五味丸一样,思绪上下翻滚。”
绿油油的麦苗,脚下的泥土,树上的鸟儿,“排谴心中的忧愁与不快。农村的宁静、淡雅和朴素让我心旷神怡,乐以忘忧。”正是干一番事业的化雨春风,良辰美景“给了我力量的冲动与勇气的回升。我好象看到太阳的光芒穿透了阴沉的黑云,蔚蓝的天空在散去的云里依然露出灿烂的笑脸。”
在远离了摇铃采风的今天,仿佛回到了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教诲,孟子引用《诗经》应对诸侯的意气风发,从古至今,代不乏人。从杜晓辉的散文中,有幸读到了这种优良的传承,从行云流水的行文中,从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中,我们渐渐认识了一个别出心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
“即将熄灭的信念得到鼓励,又一次在‘风吹愁云去,大地满眼春’的意念中复苏了起来。于是,我在‘蒙尘沧桑抒伟岸,风吹雨打寄乡愁’的心态下轻装出发,……几十天来的忙碌、疲惫、困倦统统全都消失殆尽,不复存在了!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欢快与喜悦。为了这本刊物,我们也遭人白眼,甚至还有些恶语相加的热嘲冷讽。但,我们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毅力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把《有邰文苑》最终作成了‘艳梅朵朵压群芳,花蕾枝枝惹人醉’的人见人爱的纯文学刊物。”
对于日常生活的诗意理解,诗语阐述,不是寻常能够见到的,以娓娓道来的语句结尾,自然是诗意盎然,回味无穷的:“三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三年之长如逝水流年,日长似岁。说短也像落花飘叶,眨眼即逝。”
一般来说,看别人的长处与短处相对容易些,看自己的却有些难处,原因是当局者迷。杜晓辉仿佛就是想挑战一下这种惯性思维的局限,至为难得的是,他能从古即今,如数家珍地将《武功性格》叙述的大气磅礴,没有敝帚自珍的嫌疑。先声夺人的开宗明义,引经据典的不容置疑:
“早在四千年前,武功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滋养孕育了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臣子民。武功的先民们在创造安稳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峥嵘岁月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不断努力,慢慢地将那忠勇仁义、刚烈质朴、正直善良、憨厚老实、勤劳勇敢、低调行事、不思张扬、顽强拼搏的美德融入到祖祖辈辈的血液里,形成了武功人特有的性格与气节。”
以下我们摘取文中叙述的三个历史名人作为佐证,看一看杜晓辉是如何看待那些武功人的为人处世?从叙述的语气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读出其中的自豪感与敬仰之情。
生于斯的周人始祖后稷“顽强、执着、勤劳、勇敢,在武功这方水草丰茂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艰苦劳作、树艺五谷、教民稼穑、孜孜不倦、终生无悔。”
西汉节臣苏武刚毅、忠诚、勇敢、不屈,手持汉节,“忠贞爱国,痴心归汉志不移的诚信理念、忠勇品质与爱国情怀。……苏武忠勇刚烈血脉的延续,仅明《武功县志》记载,武功苏氏家族从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代,就有三十六人都能以忠厚诚信,刚烈耿直,朴素仗义。”
李世民“有着武功人传统的知恩图报,诚信质朴。先后四次回到武功‘欢宴赐闾里,涕泣叙旧事,免赋赦囚徒。’特别是他为赴宴来迟的长者‘三让御椅’的故事,至今都在武功广为流传。”
语言与风俗往往最能够有文化传承的基因,《武功 远古文明》一文考究史实精当,叙述严谨,从武功东河滩物资交流会与关中方言,引出的一段久远历史荣光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勃勃生机的历史传说:“炎帝部落在沿渭河东移时,给这里赋予有邰氏地望的名称。直到有邰氏姜嫄和黄帝后裔帝喾结为夫妻生下周人始祖后稷,才有了上承原始农业之余绪,下开教民稼穑之先河的文明历史。后稷的辛勤劳作与自强不息,奠定了周民族的强盛和繁荣,抒写了西周兴盛八百年的奥秘所在。也使从武功起根发苗的周民之语即关中方言,理直气壮地走进西周的京城成为官方用语。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正音雅言’或称‘关西秦声’的由来。”
更能听到历史的足音,而今活力四射的是《武功锣鼓》:它“以威武的阳刚之美和雄浑的壮烈之气,其紧鼓慢打,铿锵中见平雅;击奏热烈,宏亮中含柔美;舞姿多彩,变化中显大方。相传锣鼓的形成得于人们感激后稷的稼穑之功,人们‘蒙皮当鼓,陶器钹锣,击叩庆贺’。”
欢天喜地的豪迈,无穷无尽的追思,“南雅北雄,变化多端,震天憾地,整齐划一的鼓乐旋律。这些鼓谱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人多人少均能表演,现在人数扩大打破了传统的配置,增加了锣鼓的比例,几十面锣鼓和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表演‘风搅雪’‘龙虎斗’‘九转莲花灯’等鼓谱,套路复杂,音响轰鸣,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场面及为壮观与宏大。”
好雨知时节,响鼓宜节庆:“不管是在大路上或是在小路上行走,一浪高过一浪的锣鼓从周围的村子里传出,回响在广阔的田野上,有远有近,有鼓点缓的、有鼓点慢的、有鼓点急的、有鼓点紧的、林林总总……敲锣打鼓这一民间最粗放、最长见、最简单、最直白的艺术形式抒发豪迈、喜悦、悲壮、细腻的情怀。”
如临其境的描述,让人九曲回肠;如见其人的工笔勾画,使人惊心动魄,统一身着彩装农人放下手中的农具,头带镏金铜镜帽,按鼓黄、锣白、钹红搭配分列队形:“在总指挥的哨音与手势下,他们甩开膀子挥舞双臂,敲锣打鼓,翻铙钹,精神保满,情绪昂扬。鼓手们胸前挂着战鼓踏着马步,左右开弓,上下挥动,气势逼人,威风凛凛,如大兵压境,步步为营。那轮得正欢的鼓槌雨点般击打着已经麻木的鼓面,象是对天地吟唱这些年农民富足的兴奋与欢畅。钹手们则是昂起头、挺起胸,挥动着铙钹大镲高翻。”杜晓辉以家乡为素材,为写作的源泉与养料,将家乡的山山水水,将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细腻出色的描写,近乎平实的语言饱含激情,没有深沉的爱,没有来自于泥土,来自于乡亲的,无情无尽的爱,是无法做到的。相对于当下流行的架空历史的历史散文更凸显了其可贵之处与存在的现实意义。
杜晓辉作为陕西武功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带动着这个团队的发展,肩负着使命和责任,非常辛苦!但他乐此不疲,读杜晓辉作品,感受他的豪情万丈。武功作协成立三周年以来,团结了优秀的诗书画人才,让团队充满了生机和欣欣向荣的力量!武功作家协会成立于2015年元月8日,现有省级会员16人,市级会员46人,县级会员136人,全年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80篇(首)。全体会员秉承“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多发好声音,鼓舞积极性”为宗旨,为推动当地文学事业迈向新台阶做出不懈努力。武功作协结四海文朋,聚八方诗友。武功县作协笑着说,热忱欢迎各地作协来武功传经送宝,交流学习!
任启发:男,1967年6月,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鲁迅文学院进修。现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纪实系列丛书外文版主编,中国报告文学会员。《中国作家》杂志社纪实版编辑,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在《中国作家》《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作家报》《绿风》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评论、诗歌等约100万字。其中纪实作品《一生无法逃避的震撼》入选《2006年大系:纪实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一盏油灯与七个孩子》入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年选(2010)》(花城出版社);评论《张竞生其人,张培忠其文》入选《2012中国文史年度佳作》(贵州出版社);报告文学《直挂云帆济沧海》收录《国企传奇》(丛书第二辑);长篇纪实《矢志不渝古井心》(2014)(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纪实文学作品1200万字,其中长篇纪实文学《毛乌素沙漠绿色传奇》(肖亦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与鲁迅文学奖;《生命的呐喊》(张雅文)获得鲁迅文学奖;《丹东看守所的故事》(李迪)与《王家岭矿难》(赵瑜等)获得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