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王之涣的楼(外五首)
作者:傅大为
他把那楼,连同白日
连同那汹涌入海的大河
搬到纸上之后,我们
便习惯了登楼
登“更上一层楼”的楼
沿词语的台阶,踏响
他的豪迈、雄浑与壮阔
我们学会揽时空在怀
指挥目光驮起幽幽雀鸣
飞越面前大山
穷尽千里世界
我们登楼,扶着他的
如檩大笔,如扶一种把手
千百年的“咚咚”足音
一次次接近翅膀,高过飞翔
直击长天之上的
楼外楼
我们登楼,把悲歌
甚至耻辱和血,垫在脚下
抬升民族大脑的高阔
与黄河同步、和白日齐肩
在撕裂的大风中
不断认知肤色
我们习惯了登楼
登那座空前绝后的楼
并成为空前绝后的
登楼人
西安钟楼
一座立体的灵魂
集纳了十三朝悠悠梦想
于大明的脑际
当当敲响
敲古意,报现实
钟声煌煌如开合的翅膀
开,城门隆隆
汉唐雄风涌向四方
合,街衢脉管膨胀
揖手八方阳光
槌起槌落六百多年呵
敲,一槌风雨烟云
敲,一槌日月疯长
敲得古色饱满的长安
金碧辉煌
一座立体的灵魂
不偏不倚,用声音镇守
青砖撑起的那方天空
镇守着,长安三千多年家业
中规中矩的思想
应该常听听钟楼的声音
呼,历史之呼吸
跳,现实之心跳
钟声响起时,长安的目光
更深邃
绝响
司马迁
几句扎实话
就割了你男人的概念
可以女声女气去摇扇
可以隐匿终南山
你都没有
血流汩汩不都是血
汩汩的血流
一次次砸穿了
忍辱纳垢的铜盘盘
男人的内涵
不全夹在两腿间
两腿支撑的
也不都是真儿男
蘸蘸人格血
擦擦气节伤
你纵身策马你的尊严
放养了十载寒暑
喂壮了三千年史章
和一群高唱
无韵离骚的乐章
听唱秦腔黑头
撕裂了闪电
揉碎了风
我看见,古塬的肺叶
连绵咳出粘稠的血
煌煌历史烟尘
涌出秦岭的声道
弥漫图腾之神秘
啸叫征伐的血光
那遍野的黄土草根呵
如根根折不断的二胡琴弦
叩着高天厚土的祭台
匍匐、啸叫、挣扎
枯了黄了
生生不息
八百里的大秦川
五千年的气血浩荡
为一柄肋骨似的枣木梆子
硬硬敲响,敲响
秦人生命深处悠远的
孤独与悲怆
终南山
居天之中,在都之南
终南山横亘如梦似幻
轻轻拨开两厢尘缘
静静地隐逸着彻悟
山峦如经书,拴住风的脚步
幽径蛇行,牵来若有若无
两袖绿枝扬起
就是清扫四季的拂尘
溪流梦里醒来
捻念来世的佛珠
何以彻悟得这般迤逦
逍远,远出时间的视线
收拢,拢着众神鼻息
天无语,地无言
经纶满腹的众山之祖啊
深锁出之入之的密码
岁岁年年。岁岁年年
身外有身,云起云散
黄榜几张,催不开涧底幽兰
居天之中,在都之南
终南山无言无语,融着一片天
天在天之上
梵音如澜
过香积寺路遇王维
子午路旁,香积村口
迎面撞见了摩诘
骑,一头大唐骡子
牵,一驮西国经书
蹄声嗒嗒疾驰,撇下
幽冷的《过香积寺》
入定向晚的风
钟,还响在钟声里
塔,还端坐在塔影中
梵音缕缕如水,漫过
石阶、殿宇、伽蓝
漫灭了,云峰古径
和那泉流青松
忽然,有拉土车
从墙外远处呼啸而过
掀满眼世间烟尘
刮一地阿弥陀佛
也不知在这片净土上
本无树的菩提
还长不长得出
摩诘的禅
傅大为 满族 辽宁本溪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防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星星》、《青岛文学》、《绿风》、《脊梁》、《神剑》、中国诗歌网等报刊媒体,20余次获《诗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省部级以上文学赛事一、二、三等奖,代表作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建国60周年和纪念建党90周年等大型诗歌音乐会上朗诵播出,出版散文集《青青苦丁》、诗集《多情岁月》,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诗刊》“当代诗人群像”曾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