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称沪。上海的地方戏,自然也就称为沪剧。沪剧,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演现代生活,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家乡戏。
马桥人对沪剧更是情有独钟。早在1959年,当时的马桥公社(今日的马桥镇)业余文工团,就开始排练沪剧,演出沪剧。如多幕剧《借黄糠》,独幕沪剧《箭杆河边》、《认羊》、《半条鱼》等甚受公社农民们的喜爱。
1980年,他们又成功地排演了沪剧长剧《陆雅臣》,观众爆满。去兄弟县巡回演出中同样大受欢迎。在金山县吕巷公社,他(她)们原定演出三场,应当地农民的强烈要求,最后又加演了二场。
经过半个世纪的锤炼,马桥的沪剧业余演员们,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苦练基本功外,还虚心向沪剧界的著名演员学习,无论是唱腔还是演技,均有了质的飞跃。表演队也形成了以许英华、益金花为骨干的数十人成熟的队伍。他(她)们演出的沪剧《欺嫂失妻》、《借黄糠》、《庵堂相会》等传统戏,仅本镇观众就超过了5万人次。沪剧也由此在马桥人心中生根、开花。
数十年来,他(她)们还坚持在马桥各村、居委会老年活动室每周一次地教唱沪剧的曲调《流水板》、《紫竹调》、《夜夜游》、《吴江歌》等。现在的马桥人能哼几句、唱几句沪剧,已经很普遍了。